教育部網站10月15日發布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5221號建議的答復》(以下簡稱《答復》)披露了教育部經商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答復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關于支持河南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建議”的具體內容。
這份由教育部成文于9月25日的《答復》稱,河南省是我國人口大省、經濟大省,也是高等教育生源大省,支持推動河南省高等教育健康發展,對于探索推進新時代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構建形成高等教育區域發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教育部會同相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舉措,持續加大對河南高等教育發展的支持力度,教育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比如,教育部在《答復》中介紹,支持河南省提高高等教育整體實力和辦學水平方面,“加強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先后將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師范大學納入省部共建高校,將鄭州大學納入部省合建高校”,“支持提高高層次人才培養能力,河南大學、鄭州大學2所高校列入首輪‘雙一流’建設范圍”。
下一步,《答復》指出,教育部將進一步細化政策措施,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緊密圍繞推進新時代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戰略,進一步促進河南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緊密對接,與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同向同行,實現“輸血”“造血”并重發展。
記者注意到,教育部在《答復》中也對相關建議做出回應。
比如,《答復》提到,“從我國歷史上產生的異地校區辦學情況來看,由于異地辦校會稀釋高校原有優質教育資源品牌,導致學校規范管理呈現效應遞減,難以形成與本校一體化的校園育人氛圍等,2017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基本建設管理的通知》(教發廳〔2017〕12號)中也進一步明確規定,審慎決策建設新校區,原則上不支持、不鼓勵跨城市跨省建設新校區,故教育部暫不支持關于引導京滬等部屬優質高校在河南設立分校、研究生院、特色學院等實體機構,建議河南創新體制機制,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加強與國內外高水平大學的合作,提升區域內高校辦學總體實力。”
類似地,教育部在《答復》中還提到,“我國中央部屬高校格局是歷史形成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要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加強省級人民政府教育統籌,完善以省級人民政府為主管理高等教育的體制,2011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事業單位改革配套文件,也要求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原則上由地方管理,中央保留少量承擔全局性、戰略性、示范性公益服務事業單位。教育部將加大部省合建力度,支持鄭州大學發展,在服務區域發展方面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中央財政將按照中央有關決策部署,充分考慮代表所提建議,結合包括河南在內的中西部地區實際困難,通過現有政策和資金渠道,繼續傾斜支持中西部教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