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隨著包括龍蟒佰利、太龍藥業在內的16家上市公司正式公布三季報,河南85家A股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成績單全部出爐。
從已經出爐的成績單的情況來看,今年前三季度85家河南A股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622.93億元;實現凈利潤489.23億元。
其中,洛陽鉬業以803.06億元的營業收入成為今年前三季度豫股營收之王。凈利潤方面,有著“豬中茅臺”之稱的牧原股份今年前三季度共實現凈利潤209.88億元,成為豫股盈利王。這也是近年來首次有河南上市公司僅前三季度凈利潤已超200億元。
803.06億元 洛陽鉬業拿下豫股營收王
今年前三季度,河南85家A股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4622.93億元,而去年同期這一數據為3832.57億元,同比增長超20%。
數據來源:wind
從具體數據來看,今年前三季度有11家豫股的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其中洛陽鉬業、雙匯發展、牧原股份位列河南A股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前三名。
個股方面,洛陽鉬業以803.06億元的營業收入成為今年前三季度豫股營收之王。
10月29日,洛陽鉬業發布2020年前三季度經營業績。今年1月至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03.06億元,同比增長140%,實現息稅折攤前利潤58.70億元,同比增長5%;歸母凈利潤16.10億元,同比增長29%;經營性現金流96.6億元,同比明顯改善。
洛陽鉬業三季報顯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行業沖擊,公司三季度繼續保持各金屬品種產量的穩定,中國業務鉬、鎢產量分別為10133噸和6676噸;剛果(金)銅、鈷產量分別為141966噸和10507噸;巴西鈮、磷產量分別為7234噸和82.42萬噸;澳洲NPM(80%權益)銅、金產量分別為19955噸和15146盎司。其中剛果(金)銅鈷板塊表現出色,前三季度銅金屬產量同比上升8%。
同時, 礦山業務與貿易業務發揮協同效應,旗下金屬貿易公司埃珂森單季度實現礦物金屬實物銷售量156萬噸,精煉金屬實物銷售量182萬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超9500萬美元。
在營收增速方面,牧原股份、新強聯、洛陽鉬業、中糧資本和ST宏盛的營收增幅超過100%。其中,牧原股份的營收增幅最快,達到233.79%。
日凈賺超7600萬元 牧原股份前三季實現凈利潤209.88億元
從2020年前三季度財務數據的情況來看,河南85家A股上市公司共實現凈利潤489.23億元。其中9家豫股上半年實現凈利潤超10億,46家豫股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超1億元。
數據來源:wind
個股方面,被戲稱為“豬中茅臺”的牧原股份無論凈利潤還是凈利潤增幅,均冠絕豫股。
10月19日晚間,牧原股份發布三季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91.6億元,同比增長233.79%;凈利潤209.9億元,同比增長1413.28%。據此測算,牧原股份在前三季度平均每天凈賺7661萬元。
牧原股份業績的爆發緣于生豬銷量及生豬價格的雙增長。
數據顯示,今年1—9月,牧原股份銷售生豬1188.1萬頭,較上年同期上漲49.80%,其中商品豬666.9萬頭,仔豬467.8萬頭,種豬53.4萬頭。根據牧原股份生豬銷售簡報,除4、5月份外,公司商品豬單價均超30元/公斤。
隨著產能的持續擴張,牧原股份出欄成長性逐步凸顯,截至2020年9月底,牧原股份能繁母豬存欄為221.6萬頭;而2020年年初、第一季度末及第二季度末,能繁母豬存欄分別為128.32萬頭、169.6萬頭、191.1萬頭。華泰證券研報指出,預計今年年底牧原股份能繁母豬存欄有望達到250萬頭。
業績亮麗的同時,今年以來牧原股份走出了兩波上漲行情,股價一度攀升至99元/股,市值突破3700億元,最新收盤價為74.2元/股,較年初上漲43%。
在牧原股份之后,雙匯發展、鄭州銀行和好想你的前三季度凈利潤均超過20億元。
8家豫股出現虧損 ST猛獅成豫股虧損王
相較于牧原股份雙匯發展的高歌猛進,今年前三季度,共有8家豫股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其中,ST猛獅以虧損7.1億元成為前三季度豫股虧損王。
數據來源:wind
需要說明的是,10月29日晚間,*ST猛獅公告稱,公司提交的公司股票交易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申請已經獲得深交所審核同意。自11月2日起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并被實行“其他風險警示”,證券簡稱由“*ST猛獅”變更為“ST猛獅”。
對于下一步如何實現主業扭虧,ST猛獅表示,公司將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解決逾期金融負債,恢復正常現金流;通過重大資產重組提升公司資產質量及競爭力;同時打造漳州高端鋰電池生產基地,保障鋰電池業務健康發展,以及整合資源,降本增效促進經營目標實現,從而力爭實現增強公司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
除了ST猛獅之外,豫金剛石、華英農業、鄭州煤電今年前三季度的虧損額度均超過4億元。
而在凈利潤下滑方面,ST宏盛的下滑速度最快。與去年同期相比,ST宏盛的凈利潤同比下滑4568.75%。
10月24日,ST宏盛發布2020年三季報,公司2020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6656.90萬元,同比增長115.9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495.20萬元,同比止盈轉虧,去年同期凈利11.08萬元。
關于2020年全年業績變化原因,ST宏盛表示:因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獲中國證監會有條件通過,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將發生變化,2020年凈利潤與2019年年度報告披露的2019年度凈利潤相比預計將發生重大變動。
此外,豫金剛石、華英農業、鄭州煤電和黃河旋風的凈利潤同比下滑則超過200%。
4家豫股期末現金余額超100億元
對于企業來說,手中持有一定量的現金,對于保證企業的日常管理和經營活動是十分必要的。
從前三季度河南A股上市公司的情況來看,有7家豫股的期末現金及等價物余額超過60億元。其中,牧原股份、洛陽鉬業、中原證券、鄭州銀行的期末現金及等價物余額均超過100億元。
數據來源:wind
相較于洛陽鉬業、中原證券的“腰纏萬貫”,豫金剛石、*ST林重則要“寒酸”得多。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今年前三季末,豫金剛石的期末現金及等價物僅為297萬元,*ST林重的這一數值也僅為593萬元。不過同半年報時的77.67萬元相比,已經“進步不小”。但如果參考其超過17億元的短期借債,此前幾年“上天入地”的民營煤機大王的日子顯然難過得多。對于*ST林重來說,如何在今年最后一個季度保持住其微利的局面,順利保殼,顯然是當下的頭等大事。
5家應收賬款超50億元
應收賬款的管理水平直接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許多企業應收賬款的增長幅度大于收入的增長幅度,降低了企業的資金利用效果。
從今年前三季度的情況來看,宇通客車、平高電氣、許繼電氣、中航光電及鄭煤機的應收賬款超過50億元。其中,宇通客車的應收賬款超過100億元,不過與今年半年報時相比,宇通客車的這一數值小幅下降。
數據來源:wind
而在期末存貨方面,截至報告期末,洛陽鉬業、牧原股份和安陽鋼鐵的存貨超過100億元。
根據安陽鋼鐵發布的三季報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安陽鋼鐵實現營業收入226億元,同比下降3.4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22萬元,同比下降95.18%。
而在應付賬款方面,共有四家豫股的應付賬款額度超過50億元。其中,牧原股份、平高電氣、安陽鋼鐵占據豫股該項排名的前三位。
12家豫企毛利率超50% 開普檢測超越羚銳制藥稱王
毛利率又稱銷售毛利率,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之一,毛利率越高則說明企業的盈利能力越高,控制成本的能力越強。
從今年前三季度85家豫股的情況來看,有12家河南A股上市公司的毛利率超過50%,與半年報時的情況相比,作為資本市場的新軍,開普檢測甫一上市,就超過豫股多年的毛利率大王羚銳制藥,成為豫股毛利率新王。
數據來源:wind
今年9月23日,開普檢測正式敲響上市鐘聲,成功登陸深交所中小板。
資料顯示,開普檢測的前身為許昌開普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份,于2017年9月1日完成整體股份制變更。開普檢測是一家從事電力設備檢測的第三方服務機構,主營業務包括電力系統二次設備的檢測服務、其他技術服務以及檢測設備銷售等。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開普檢測已成為一家上市公司,但開普檢測員工卻非常少。從2016年至2019年,該公司員工總數分別為71人、77人、83人和81人,員工人數遠少于同行。
而在毛利率方面,開普檢測不僅高于豫股,同時與行業相比,也更勝一籌。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開普檢測綜合毛利率分別為86.08%、87.00%和82.29%,而在2016年、2017年,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檢測業務毛利率在50%左右。
至于毛利率高的原因,開普檢測表示,主要系電力系統二次設備檢測技術要求較高,進入該行業的門檻較高,行業內的檢測機構定價能力較強。此外,報告期內,電力系統二次設備行業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公司的檢測業務量充沛,公司折舊攤銷及租賃成本、人工成本等運營成本相對穩定且較低,邊際效應顯著。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今年前三季度,85家豫股當中,華英農業和中糧資本的毛利率為負數,其中華英農業的毛利率為-11.54%。
15家豫股資產負債率超70% ST猛獅超100%
資產負債率是指債權人提供的資本占總資本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評價一家公司負債的整體情況。如果一家公司資產負債率較高,則可能會存在財務風險較大、現金流不足、資金鏈斷裂等情況,并且再次融資時也會因債務比例較高難以籌到資金,導致融資成本加大。
數據來源:wind
從今年前三季度的情況來看,截至報告期末,有15家豫股的資產負債率超過70%,7家豫股的資產負債率超80%。ST猛獅的資產負債率最高,超過100%。
此外,開普檢測、森霸傳感、思維列控和濮陽惠成的資產負債率處于較低水平,均不到10%。其中,開普檢測的負債率為3.53%。
另外,從行業情況來看,河南A股上市公司中,交通運輸、鋼鐵、有色金屬、采掘、食品等傳統行業資產負債率較高,均超過60%;而新興產業或知識密集型產業資產負債率通常較低,電子、汽車、醫藥、傳媒、計算機等行業的資產負債率在40%以下。(記者 唐朝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