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周一低開,雙雙跌幅超過1%,保險板塊相對抗跌。值得關注的是華資實業異動,大單頻頻,放量上漲,資金出現搶籌。主業為制糖的華資實業,正在向金融保險業積極轉型,將持有華夏人壽不超過5 1%的股權。
華資實業:流通市值最小的保險影子股
華資實業上周末公告稱,公司已完成了對證監會反饋意見的回復,若非公開發行方案最終獲得實施,華資實業將持有華夏保險不超過51%的股權,對其實現控股,公司亦將轉變為“金融保險+制糖”的雙主業格局。
昨日,華資實業盤中一度放量大漲,最高漲幅超5%,振幅達到8%,全天資金呈現凈流入,主力大單凈流入1355 .7億元,搶籌跡象明顯。
公告顯示,2015年期末,華資實業持有華夏銀行7056萬股,占其注冊資本的0 .66%;持有恒泰證券3.08億股,占其總股本的11.83%.公司2015年從上述兩家參股公司獲得的投資收益分別為2558萬元和2 .01億元。事實上,華資實業從2013年至2015年,參股金融企業產生的投資收益是發行人主要的利潤來源。
如果通過增資獲批,華資實業將實現在證券、銀行和保險三大金融板塊的布局,并優化公司在金融股權投資布局。
有私募人士對南都記者表示,該股為目前流通市值最小的保險影子股,值得關注。
華夏保險:萬能險市占率最高
華夏保險相關人士對南都記者表示,目前華夏保險正處于2013- 2017年的五年規劃階段,本次增資可充實華夏保險自身資本金,從而推動其優化業務結構的戰略布局。此外,華夏保險的償付能力較為充足,但未來隨著保險資金運用渠道的逐步放開,以及華夏保險業務的增長,其償付能力充足率勢必面臨挑戰。特別是在償二代下,增資也將有利于華夏保險提高償付能力充足率,支持未來業務的發展。
華資實業更新了華夏人壽2015年的財務數據。2013至2015年度,華夏保險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0 .6億、116億和276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華夏保險投資收益分別為21 .7億、72億和185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5 .8%、62 .2%和67%,儼然成為華夏保險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
按保監會統計數據,截至2015年底,經營人身壽險業務的75家公司中,按規模保費收入計算,華夏保險規模保費為1577.16億元,市場份額為6 .5%,排名第四。市場份額已經連續3年攀升。
稱,投資收益較高主要是因為華夏保險積極開拓其萬能險產品銷售、總投資資產規模大幅增加。
萬能險是華夏保險的主要經營險種之一。截至2015年12月31日,華夏保險在售9款萬能險產品,主要為萬能型兩全保險和萬能型年金保險。2015年,華夏保險萬能險產品規模保費為1295.91億元,占全部產品規模保費的82.17%,市場份額接近1/5.其中,萬能險占主要險種業務比例的76 .79%.公司個險萬能險年復合增長率約為95.47%.
浙商證券分析師劉志平對南都記者表示,華夏人壽是我國現在萬能險市占率最高的保險公司,近兩年吸納保戶儲金的比例都占總市場的20%左右。
值得關注的是,遵循“七虧八盈”行規,成立于2006年的華夏人壽于20 14年開始盈利,目前已連續兩年持續盈利。2013至2015年,華夏保險的凈利潤分別為-16 .5億元、11 .5億元和14 .7億元。
深圳一位保險分析師對南都記者表示,目前華夏人壽也在逐漸提高普通壽險產品比例,提高價值產品業務水平。依靠萬能險打下的市場和樹立的品牌,華夏人壽能夠很快地將傳統保險做大做強。從業務數字來看,華夏人壽已把握住了轉型態勢和盈利模式,進入穩定盈利期。
華夏保險自2006年成立以來,歷經多次增資,目前注冊資本153億元。與行業內主要競爭對手相比,華夏保險亟須拓展融資渠道,以進一步實現資本結構優化和經營業績提升,保持持續的市場競爭力。華資實業對華夏保險增資316 .8億元后,后者凈資產將大幅增長,滿足償付能力監管二類標準,進而帶動業務規模進一步擴張,提升行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