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從國家國防科工局獲悉,“十二五”期間,我國軍品市場準入限制大幅放寬,截至2015年底,持有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民營單位有1000余家,比“十一五”末增加127%。
國防科工局科技與質量司司長張良瑞表示,“十二五”時期,是國防科技創新突破、跨越發展的五年,全系統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100多項。其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和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6項,占到全國同期獲獎比例的四分之一;全系統獲授權發明專利突破5萬件,國防科技工業和武器裝備建設創新發展邁上新臺階。
張良瑞說,“十二五”時期,我國武器裝備支撐引領能力顯著增強,以四代機等為代表的新型武器裝備研制取得重大突破,一大批高新技術武器裝備交付部隊;國防科技工業系統參與實施的國家重大專項取得重要進展,帶動了一批戰略高技術實現重點突破,如:嫦娥三號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軟著陸和月面自動巡視勘察,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下潛7062米,全面掌握華龍一號等三代核電技術。
同時,我國軍工制造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國防科技源頭創新能力持續提高,國防科技基礎保障能力不斷夯實,軍民科技協同創新環境不斷優化。“十二五”時期,大幅放寬軍品市場準入限制,新版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專業(產品)目錄許可事項減少62%。科技對軍工經濟支撐作用更加凸顯,軍工高技術產業所占比重逐年提升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