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12月14日報道 中國正逐步跨入汽車大國之列,在外來品牌和自主品牌的競爭中,國內車企面臨自主開發和研發創新的挑戰。在汽 車、醫療和計算機與電子這三個研發支出最多的行業中,汽車行業是全球研發輸出增長的主要驅動力。2015年美國以34%的份額保持著汽車研發輸入國的榜首 位置,中國憑借14%的份額取代德國(6%)榮登第二。自主車企走出國門的首要考量除了性價比以外,仍落點在自主研發亮點。從去年開始,長安因總體銷量超 過一汽,自主車型銷量逼近長城,頗受業內矚目?!笆濉逼陂g,長安繼續投入300億元用于自主研發和科技創新,長安的秘訣或許在于“把錢花在刀刃上”, 窮什么也不能窮了研發。
11月13日,重慶市江北區建新東路260號,一座帶有1990年代建筑印記的10層辦公樓,映入記者眼簾。這里是長安汽車(微博)總部所在地。根據乘聯會數據統計,今年前10個月,該公司累計銷售汽車78.7525萬輛,同比增長32.8%,在所有自主車企中排名第一。
這個名次5年前很難讓汽車圈中人想到。彼時,奇瑞、比亞迪銷售正猛,吉利因收購沃爾沃名聲大噪,長城因哈弗品牌在農村市場風生水起,長安汽車除了微面銷量猛增外,轎車產品亮點不多。
在多數人眼中,長安汽車因屬于國有企業而并不被寄予厚望。大家通常認為,制度更為靈活的民營車企也許能為自主品牌的未來闖出一條路。但從去年開始,長安因總體銷量超過一汽,自主車型銷量逼近長城,而頗受業內矚目。
很多人開始到長安參觀,試圖尋找這家國有車企“反超”的奧秘。對此,包括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在內,很多長安人都已習以為常。“其實,長安發展的原因很簡單, 就是堅持既定戰略不動搖,把握汽車產業的發展規律,持續提升體系能力?!敝烊A榮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采訪時笑言,長安汽車的發展沒有奧秘,不過 是不忘“初心”。
“把錢花在刀刃上”
與其他實力相當的車企相比,長安汽車的總部大樓是最“低調”的。“沒辦法,錢都拿去做研發了?!遍L安汽車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研發是當前長安的頭等大事,與之相比,其他一切事情都可讓行。
堅 持研發投入,就是朱華榮所說的“堅持既定戰略方向”的內容之一。從“十一五”開始,長安堅持每年把銷售收入的5%左右投入到研發中去,而跨國車企的平均水 平為3%?!笆晃濉逼陂g,長安在研發上累計投入120億元,建成涵蓋振動噪聲、碰撞安全、底盤試驗等14個領域的國際先進實驗室。彼時,長安常因自主品 牌項目虧損而備受批評,但并未因此而中斷對研發的投入。
“十二五”期間,長安繼續投入300億元用于自主研發和科技創新,先后在意大利、日本、英國、美國、中國重慶、上海、北京、哈爾濱、江西等地建立研發中心,以“五國九地”各有側重的研發格局支撐長安車型的譜系研發。
這 種大規模、持續的研發投入終在2012年初見成效。率先一炮而紅的是長安在全新平臺上打造的戰略車型逸動。這款A級車因安裝了電子平衡控制系統,極大地提 升了駕車者和乘客的安全性,同時又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連續三年保持月銷量過萬的水準,當前在同級別自主車型中,銷售成績僅次于帝豪EC7。
隨后,接連推出的SUV車型,CS75和CS35,踩準了中國SUV市場爆發的節點,又因外型出眾而使長安的SUV銷量一路飄紅,其他車型也因此受益。
“一開始,大家覺得我們的研發投入是不是太著急了,現在公司里沒有人覺得研發投資是浪費,都覺得值?!敝烊A榮對記者說。
與 其他自主車企一樣,多年的研發投入雖然帶來銷量,但長安汽車的毛利率還是比合資車企低。這一方面與自主車企的品牌力有關,另一方面也與車型的規模化程度不 夠相連。畢竟與跨國車企全球市場銷量相比,長安目前的成績還遠遠不夠。由此引發的問題是,長安如何在資金上保證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
長安可以向其他國有車企學習,走“合資反哺自主”的道路?,F實中,長安也確實在通過長安福特的收入分成和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發展自主事業。不過,這些資金也并不充裕,除了長安福特,長安旗下其他合資車企表現并不出色,有的甚至還在虧損的泥潭中掙扎。
這種局面一方面使長安發展自主事業的心情更迫切;另一方面,也使長安在做項目投資時極為謹慎?!拔以鴮ρ邪l部說,錢不是問題,但每一分錢要用在刀刃上。我們畢竟是上市公司,希望以穩健的姿態持續發展?!敝烊A榮說。
對標世界一流車企
長安登上自主車企第一的寶座后,困擾朱華榮的有兩個問題:一是如何繼續提升產品質量;二是如何走出國門,讓長安汽車在海外市場的銷量不斷攀升。這兩個問題都關聯到長安的最終愿景——做世界一流車企。
“現在,長安汽車在自主領域已經有一定口碑,今后消費者會不自覺地將長安與合資品牌車型相比,所以未來我們的壓力更大。”朱華榮告訴記者,目前他每周堅持開得會有兩個:一是周例會,盤點一周公司的整體運營狀況;一是質量會,不放過每一個微觀問題,盡快為客戶解決。
在朱華榮看來,自主車企要想長久保持市場競爭力,體系能力建設必不可少?!罢且驗轶w系建設不完善,自主車企的戰略時常是跳躍性或搖擺不定的,企業領導經常根據自己的判斷做決定,缺少基礎的體系數據支撐,這不利于企業穩健、可持續的發展?!?/p>
而體系能力建設正是世界一流車企的優勢。所以,當前長安的對標車企并不明確,只要是合資車企做得好的地方,不管哪個品牌,長安都吸收。但即便如此,朱華榮認為,長安要在體系建設上與合資車企對等,至少還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
目前,長安的體系架構基本完成,但還需進一步完善,某些領域還要結合自己的文化,同時還要處理體系與效率之間的平衡問題。所以,以朱華榮為首的長安高管們,經常在堅持穩健發展的步調同時,還要在產品投放上高效決策。“畢竟與世界一流車企相比,我們的優勢只有快?!?/p>
事 實上,盡管今年長安銷售成績逆市上揚、表現出色,但仍面臨產品結構調整問題。曾經的明星車型逸動,已經在銷量上出現疲態,急需換代車型刺激市場。紅火的 SUV市場,競爭已呈白熱化狀態,隨著合資車企密集投放SUV,自主品牌在此細分市場的紅利能享受多久?長安也必須要提前布局。
“長安未來的產品規劃還是堅持均衡戰略,轎車、SUV、MPV都要發展,不會過度偏頗哪一類產品?!敝烊A榮的夢想是,帶領長安汽車走出國門,畢竟中國市場只占世界汽車市場銷量的四分之一,只有在海外市場占據更多份額,長安汽車才會盡早實現規模效應,享受自主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