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華網財經11月23日訊:日前,中金公司發布研究報告表示,展望明年,建材行業需求或仍偏低迷,但有望沿“地產竣工>基建>新開工”緩慢復蘇,且隨重裝時代來臨,竣工端需求有望維持長期穩定。同時,建筑質量提升、新興領域迸發亦將驅動部分領域需求上行(如防水、無機纖維等)。
供給端,中金認為多重因素壓制下中小企業正加速退出:1)中大型企業因應收賬款損失、資產表坍縮,對經銷商的授信隨之減弱,導致客戶流向頭部企業;2)需求轉為啞鈴結構,頭部央國企傾向于高質量的品牌供應商,尾部因需求零散則需走多品類的集約模式或高毛利的溢價方法,對渠道把控、品牌塑造要求更高。
具體看,中金公司的主要觀點如下:
消費建材:需求結構分化,供給加速出清。后地產時代,需求將緩步向下,但防水、涂料、鋁模等板塊仍有上漲動能。而因需求萎縮、商業信用塌縮、客戶流失,中小企業出清更為徹底,行業格局正逐步轉好;同時未來對供給質量的要求也將大幅上升(強產品與品牌等),呈現強者恒強。
無機纖維:玻纖由筑底向新周期過渡;碳纖維控本+技術實力成為勝負手。玻纖:23年內需有望邊際改善,同時若產能落地節奏較慢、冷修加快,玻纖有望提前筑底,且關注龍頭電子布的量價反彈空間。碳纖維:新增供給和進口對價格或有擾動,控本降費和技術研發的能力將成為勝負手,行業分化初現。
玻璃:供需錯配下或有階段性反彈,龍頭新業務檢驗將至。當下大多玻璃產線已近虧現狀態,因盈利承壓,老舊產線有望在淡季繼續退出。若明年需求略有修復,供需錯配有望帶來價格階段性反彈。同時需關注龍頭加碼光伏、電子玻璃、多晶硅的實際成效。
水泥:需求有望弱復蘇,供給邏輯正待深化。展望2023年,我們認為地產需求或將逐步筑底復蘇,基建實物工作量有望持續落地,因此行業需求大幅下落可能性低;同時若供給管控繼續加強,供需面有望達成新的平衡。
玻纖:低谷期供給釋放受限,新周期逐漸蓄勢。從供給看,行業池窯紗占比近幾年穩定在90%以上,提高了產能出清壁壘;部分坩堝法、陶土法產能仍將面臨出清,但比例有限。明年行業待投放項目較多,但僅頭部企業確定性更強。此外我們認為需關注頭部企業部分老舊產線有冷修預期,對凈產能減少起到釋緩作用。
風險提示:供給出清慢于預期,需求恢復遲緩,成本下行速度低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