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lián)社9月9日訊(記者閆軍)在經歷了上半年的平淡期后,定增市場在近期有所回溫,公募基金成為重要的參與力量。從上市公司定增公告中頻頻露臉的公募來看,公募參與定增的熱情在大舉攀升。
東方財富Choice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前8月,A股全市場定增規(guī)模為3884.8億元,其中,共有48家基金公司參與定增,認購金額達723.27億元,占比約為18%。
從單月變動來看,定增回暖跡象明顯,以競價定增規(guī)模為例,今年定增市場在6月跌至冰點,僅112.77億元,隨后在7、8月迎來反轉,兩個月分別達到994.99億元、423.25億元。
(資料圖)
具備折價優(yōu)勢為資金回報率提供了足夠的安全邊際,這原本是公募積極參與定增的動力之一。不過今年隨著定增項目供求關系變化等原因影響下,上半年定增平均折扣88.74折,較2021年的82折有了較大升幅。鑒于折扣收益仍然是參與定增投資收益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變化則不利于收益增長。
公募基金在行業(yè)選擇上也呈現(xiàn)出二級市場的標的投資偏好,更青睞于新能源、光伏、半導體等熱門賽道,以期獲得較好回報。
財通、諾德參與定增項目數(shù)超百只
東方財富Choice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前8月,A股全市場定增規(guī)模為3884.8億元,其中,共有48家基金公司參與定增,認購金額達723.27億元,占比約為18%。
其中,“定增大戶”財通基金不論是在參與項目,還是在參與資金量上都遙遙領先,今年前8個月,財通基金累計耗資210億參與119個定增項目;排名第二的是諾德基金,其在參與定增數(shù)量上也達到103個,累積認購金額為112.58億元。
此外,參與定增項目較多的還有華夏基金,以65.82億元參與了53個定增項目。南方、興證全球、易方達、中歐等基金公司參與數(shù)量均超過10個。
也有基金公司在看好的項目上“不手軟”,今年前8月,睿遠基金參與定增5個項目,認購金額達到37.27億元,資金認購金額上排在第五位。
以定增光伏晶硅企業(yè)金博股份為例,傅鵬博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混合斥資5.5億元獲配206.14萬股,持股數(shù)量升至366.34萬股,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睿遠旗下另一明星基金經理趙楓管理的睿遠均衡價值三年持有同樣以1億元資金參與了金博股份定增。
重金押注金博股份也沒有讓兩位基金經理失望,8月2日金博股份公告顯示,定增價格為266.81元,截至9月8日,公司股價已經上漲至307.68元,一個多月時間,定增浮盈15%。
高景氣賽道定增頻獲公募資金青睞
培育鉆石為主業(yè)的力量鉆石定增計劃不久前落地,發(fā)行價162.01元/股,募集資金39.12億元,發(fā)行對象家數(shù)為14名。
公募基金拿下5家席位,并包攬前三名,其中,財通基金斥資7.33億元獲配452.66萬股,位列第一;緊隨其后的是中歐基金,獲配435萬股,配售7.05億元;南方基金獲配274萬股,配售4.44億元。
定增之后,財通基金、中歐基金和南方基金進入力量鉆石的前十大股東行列,分別以3.12%、3%和1.89%的持股比例位列第4、5、8大股東。
從收益率上來看,這一小眾賽道獲得公募基金的格外青睞并不奇怪。培育鉆石指數(shù)在今年4月27日市場反彈以來,一度最高漲幅達到98.63%,盡管在8月中旬以后進入調整,截至9月8日,漲幅仍高達69.18%。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定增集中在高景氣度賽道,包括寧德時代、永興材料、新潔能、金博股份、星源材質、蔚藍鋰芯、晶澳科技等新能源、光伏、半導體等領域定增計劃中均有公募基金身影,此外,對于當前低估值的醫(yī)藥、航空股定增上也有公募基金布局。
定增平均發(fā)行價88折,折扣收斂或導致收益下行
據(jù)Wind數(shù)據(jù),今年前8月全市場按定增新規(guī)發(fā)行競價定增142宗,平均折扣88.74折,平均浮盈10.66%。這一折扣水平較2021年的82折已經有了較大升幅。
具體而言,46只個股發(fā)行日折扣大于9折,平均賬面浮盈3.46%:平均折扣收益2.47%,其余收益0.99%;77只個股發(fā)行日折扣在8到9折之間,平均賬面浮盈13.32%:平均折扣收益13.64%,其余收益-0.33%;僅有17只個股發(fā)行日折扣低于8折,平均賬面浮盈18.12%。整體而言,平均折扣收益24.27%,其余收益為-6.15%(注:其余收益=賬面浮盈-折扣收益)。
從上述發(fā)行折扣力度與平均折扣收益關系來看,呈現(xiàn)一定的正相關,即定增發(fā)行折扣力度越大,平均折扣收益率越高,而從“賬面浮盈-折扣收益”這一“其余收益率”來看,折扣收益仍然是參與定增投資收益的重要組成部分。
換句話說,折扣力度越大,投資勝率才能越高。而今年以來定增市場發(fā)行折扣力度收斂,無形之中,也加大了機構參與定增市場的風險。
對于折扣力度減少的原因,供需關系是首要,財通基金投行部董事總經理胡凱源表示,定增投資者與二級投資者還是有比較大的差異。雖然去年四季度在市場高位發(fā)行的部分定增項目面臨虧損壓力,但今年上半年發(fā)行項目減少也變相保護了定增投資者的參與程度。上半年市場調整后,整體來說定增投資者受損不是很大,或反而讓這些投資者得以保存實力,可能正蓄勢待發(fā),投資熱情高漲。
然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項目供給無法回歸常態(tài),打新、固收等部分資金和機構中尋求穩(wěn)健收益率的資金正在不斷涌入定增市場,一旦投資者開始爭搶少量項目必然導致資金需求大于項目供給,導致實際發(fā)行折扣進一步收斂,都會一定程度影響到定增投資者的整體利益和長期利益。
此外,今年上半年市場持續(xù)調整背景下,部分待發(fā)行定增項目的股價持續(xù)低于20日均價,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發(fā)行折扣。不過,隨著近期市場行情與上市公司定增供給有所升溫,折扣收斂趨勢或將得到改善。
當然,公募基金對上市公司的定增并非僅看折扣,今年6月,科創(chuàng)板首家“溢價定增”的芯源微吸引了易方達基金和財通基金認購,芯源微最終發(fā)行價124.29元,是前20個交易日均價的105.4%,定增之后,芯源微股價攀升,截至8月9日,收盤價格為213.31元,兩家基金公司在這一定增上實現(xiàn)浮盈71.62%。
不建議投資者“抄作業(yè)”機構定增
謹慎樂觀是機構對接下來定增市場的態(tài)度。
財通基金表示,定增市場的參與邏輯和配置價值長期存在,特別是平穩(wěn)向上的A股市場更利于定增市場投資者。通過合理的投資節(jié)奏利用時間平滑價格波動,從而持續(xù)捕捉市場貝塔收益及定增折扣收益。
合理看待定增市場,通過分散投資降低風險并降低短期收益預期,能夠幫助定增機構投資者維持良好的投資心態(tài)。對于不少個人投資者跟著公募等機構定增“抄作業(yè)”的行為,有分析人士認為,此舉并不可取。
一方面,從機構收益來源而言,機構在參與定增發(fā)行時多為折扣價,并在參與節(jié)奏上、投資策略上均有專業(yè)判斷,并且采用組合形式分散風險;另一方面,今年定增市場雖不乏白馬股定增項目,但整體上仍是以中小市值居多,在成長風格或不占優(yōu)勢的市場環(huán)境中,具有確定性投資價值的標的已越來越少,市場操作難度進一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