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在美國弗吉尼亞州伍德布里奇,一名男子在加油站為汽車加油。當天國際油價繼續下跌,盡管沙特與伊朗斷絕外交關系,但市場預期中東局勢緊張不會對原油供應造成太大影響,原油市場仍然供大于求。
新華社發
新年伊始,國際油價經歷小幅震蕩。1月3日,沙特和伊朗斷絕外交關系令油價早盤上漲,紐約原油期貨價格跳漲約3%,每桶超過38美元。然而,供過于求的現狀不改油價低迷走勢,4日國際油價開始調頭下跌,5日延續下跌勢頭。截至5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79美元,收于每桶35.97美元,跌幅為2.15%。2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8美元,收于每桶36.42美元,跌幅為2.15%。
縱觀2015年,受市場供過于求、美元走強等因素的影響,紐約油價和倫敦布倫特油價分別下跌30%和35%。
油價長期低迷,作為消費大戶的美國一方面樂見其成,另一方面則是倍感心痛。油價一路走跌,美國老百姓得到了實惠。根據美國汽車協會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汽油價格2015年以來持續下跌,全美普通汽油的平均價格如今已降到一加侖(約3.7升)2.05美元。美國汽車協會估計,同2014年相比,2015年全美汽油消費成本降低1000億美元,駕車者每人節省500美元。
不過,凡事有利必有弊。油價下跌也給美國造成了嚴重的負面效應。前幾年,一場前所未有的“頁巖革命”在美國風生水起,不僅讓美國摘掉了石油進口國的帽子,而且搖身一變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天然氣生產國。可是油價一路走跌,給美國石油產業潑了冷水。2015年以來,許多美國頁巖油氣公司或倒閉,或縮減投資。
北達科他州是頁巖油公司的集中地之一,至2015年12月中旬,還在營業的頁巖油鉆井從一年前的172口下降到了65口。得克薩斯州的先鋒自然資源公司首席執行官斯科特·謝菲爾德說,2016年美國石油業預算可能會降低20%—30%,在裁員25萬的基礎上還會繼續裁減。
國際油價一跌再跌,直接原因是世界經濟形勢欠佳,市場需求有所減少,市場預期目前國際市場上原油日均供過于求的量為200萬桶。但石油生產大戶博弈也是不能忽視的因素。
隨著“頁巖革命”帶來的碩果,美國為了擺脫對中東石油的依賴,不斷擴大油氣生產,并于2015年12月18日解除了實施40年之久的原油出口禁令;歐佩克雖然痛在心,但手沒軟,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產油國根本不愿限產保價,想以“價格戰”逼退美國的頁巖油產業;而俄羅斯、委內瑞拉等國吃盡低油價苦頭之際,更不愿縮減產量;由于達成了核協議,美國及西方對伊朗的制裁也將解除,到2016年中期,伊朗石油出口將增加50萬桶/天。
前不久,美國高盛公司預測,國際油價仍然面臨進一步下跌風險,油價在跌到現金成本的每桶20美元前可能不會停止腳步。就連歐佩克也持悲觀態度,該組織近日發布原油市場年度展望認為,雖然當前國際原油市場供大于求,但這種情況將在5年內得到改善,預計國際原油市場需求將逐漸上升,而非歐佩克產油國的原油產量僅會小幅增長,這使國際原油市場有望重新走向平衡。
歐佩克認為,國際原油價格將在2020年回升至每桶約70美元的水平,而到2040年將達到每桶約95美元的水平,但國際油價每桶何時能夠重新突破100美元仍未有定論。
(本報華盛頓1月6日電)
作者:王如君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