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美股市場乃至全球資本市場都很注重科技創新,因此,也給了創新企業更多的溢價,特別是一些還未上市的科技初創企業。不過,市場也有觀點認為,科技初創企業估值過高以至于過度泡沫化,委實不應該繼續追捧。眼下,關于科技股估值泡沫問題逐漸成為美國證監會關注的焦點。
公募基金成調查對象
據海外媒體報道,近幾個月,美國證監會對基金公司反復提了兩個問題:如何對創業企業估值?如何保證估值方式接近公允價值?
其實,美國基金公司在過去數年中囤積了大量科技初創企業股票,包括投資打車應用Uber、線上存儲服務商Dropbox和房屋短期租賃服務商Airbnb等熱門公司。
風險資本研究公司CBInsights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美國最大的五家基金公司已經在初創企業中投資了83億美元,2011年全年投資僅10億美元。
這些科技初創企業吸引了一些大型公募基金,但問題是這些公募基金給同一家公司的定價往往有所差異。據悉,基金公司使用不同估值方法為這些創業公司定價,一些公司用最新的基金估值方法,另一些會跟蹤同行業上市公司價格或其它市場信息。不過,同一家公司提供給不同基金公司的信息差異也會導致其估價不一致。在科技行業增長趨緩之際,美國證監會正密切注意公募基金對科技初創企業的估值是否合理。
此外,一些基金也開始大幅降低科技初創企業的估值。富達基金此前在月度報告中下調應用軟件Snapchat估價逾四分之一。在今年6月底,富達基金對其所持有Snapchat股份估價為每股30.72美元,而到了9月底,其每股價值降到22.91美元,引發了市場對這家未上市科技企業估值變化過快的質疑。目前,Snapchat的估值仍有150億美元,僅次于Uber、Airbnb和大數據分析企業Palantir,是美國估值第四高的未上市科技初創企業。
美國證監會表示,2015年首要調查對象依然是短期內獲得超高回報的投資項目,基金公司估值方法也將列入調查重點。
天價估值為何屢屢出現
在互聯網時代,因大批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涌入,美國科技初創企業估值加速飛漲。據悉,對沖基金和公募基金曾經不參與風投式的交易,但現在都涌入最熱門的科技初創企業。
在最近幾輪的融資中,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給出的公司估值是預計年銷售額的15至18倍。而在5年前,科技初創企業最高估值才達到預計年銷售額的10倍至12倍??梢?,估值在近幾年中大幅升高?!坝行┕镜墓乐岛喼弊屓穗y以置信。”給科技初創公司做后期階段投資的SharesPost100基金公司投資經理韋伯表示,“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里,現在估值是未來年收入16倍的公司會很輕易地在市場回落時損失三分之一的估值?!?/p>
除了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就連養老基金也開始跑步入市。據悉,包括富達投資、T.RowePrice和貝萊德在內的大型資產管理公司都已經簽訂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協議,出手購買科技初創企業的股票,然后將其注入到許多共同基金中,而這些共同基金都包含在401(k)(企業年金模式)和很多美國人的個人退休賬號里。
科技初創企業的天價估值層出不窮,也時常讓人看不懂。有投資者打趣說:科技巨頭和風投是拍腦袋還是用水晶球算命想出這些數字的?
在美國,常見的未來價值計算模型可以用銷售額、利潤、現金流等等不同方式來預測,其中用現金流計算的方式尤其受到分析師的推崇。此外,一種更簡易的方式是直接看行業內相似的公司都賣了什么價錢——這種方式更直觀也更現實,競爭對手的估值很多時候也反映了這個行業的熱度。
近日,就在打車應用Uber與投資者就新一輪融資進行談判之際,其在美國的競爭對手Lyft也在展開新一輪融資。消息指出,Lyft計劃募集資金5億美元左右,而該公司在新一輪融資中的估值約為40億美元,遠遠高于該公司在上一輪融資中的25億美元估值。Uber目前也在與投資者就新一輪融資展開談判,而新一輪融資預計將于今年12月完成,Uber有望達到600億至700億美元的估值。
有熟悉海外創投業務的人士透露,假如公司愿意給一個董事會席位,或者讓出的這些股份具有控制權,那么價錢就會貴上一些。如果公司給出的是優先股,那么風投也會愿意多付些錢。
風險投資公司Benchmark合伙人芬頓質疑,如此唾手可得的資本是否在毒害整整一代科技初創企業?有分析人士預計,美國證監會著手調查科技初創企業估值,“天價估值”現象或將有所收斂,對這個行業也將帶來深遠影響。
影響IPO定價
近來,美國一些科技公司首次公開募股(IPO)的定價已經低于上市前最新的估值。
移動支付公司Square近日確定了首次公開招股(IPO)發行價格區間。按照最高發行價計算,Square的估值約為41.9億美元,較這家公司最后一輪融資時約60億美元的估值低出近三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Square在D輪融資時的發行價為11.01美元,與該公司首次公開招股發行價的最低價格11美元基本持平,但Square的D輪融資已經要追溯到2012年9月。
Square由推特首席執行官多西創辦,因此也成為今年最受矚目的科技股IPO,但據參加路演的人士透露,潛在投資者對該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估值存在很多疑問。很多在未上市已獲得超過10億美元估值的科技公司都將密切關注Square上市后的股價表現,倘若Square在公開市場表現不佳,風險投資公司在投資其他創業公司時就會更加吝嗇。投資公司LoomisSayles&Co科技投資組合經理烏爾西洛坦言,如今創投等機構通過IPO賺錢越來越難。
在公開市場上,一些明星科技企業的表現的確讓人大跌眼鏡。推特、活動攝像公司GoPro和可穿戴設備制造商Fitbit是過去三年里上市的美國明星科技公司,現在這三家公司卻集體破發。包括網貸平臺LendingClub在內,今年上市的一些金融科技創業公司的股票都遭遇重挫,主要是因為投資者擔心他們難以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太多利潤。數據顯示,LendingClub去年年底上市時最高沖至29美元,如今股價僅為12美元。
監管層為什么要調查未上市科技企業?
焦點1:公募基金對科技初創企業的估值是否合理。
焦點2:部分科技公司IPO定價已大幅低于上市前的估值。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