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西安11月16日電(記者蔡馨逸楊一苗)這幾乎成了每個人都被迫卷入的無聊“游戲”:
一邊是網絡投票活動的參加者不得不竭盡全力拉票,一邊是朋友圈成了拉票圈,不情愿卻不得不被“人情綁架”……一場“博弈”下來,各方皆是身心俱疲。
此起彼伏的各種網絡投票,越來越多的各種“人情票”、“金錢票”。人們開始質疑,網絡投票,到底還有多少真民意?
最近因參評一項鄉村教師獎,在鄉村小學任教過12年的張華,第一次接觸了網絡投票,也因此增添了一樁煩心事。
據這個獎項評選陜西地區承辦方相關負責人姬娜介紹,該活動將在陜甘寧云貴川六省評選出100位優秀鄉村教師,每位獲獎者獎勵10萬元。陜西有81位教師入圍初選,從中選出50位進入下一輪。其中,先由微信投票選出40人,再由各地市記者走訪推薦產生10人。
“我不會上網,家里沒有電腦,智能手機也是去年才開始用,很多功能還不會?!睆埲A說。網絡報名、微信投票,對她來說都是難事。
請打印店老板幫忙填寫電子報名表,麻煩朋友做了投票鏈接里的自我介紹,又找同學教自己如何投票……整個網絡評選中,只要需要上網,張華就得求助他人。
當張華從朋友口中得知評選有微信投票環節時,投票已進行了10天。那時她只得了87票,而第一名已經接近一萬票??粗薮蟮钠睌挡罹?,張華內心糾結,既拉不下面子在朋友圈里大張旗鼓地拉票,又怕票數差距越拉越大。輾轉反側幾日,張華還是把投票鏈接轉給了弟弟和幾個要好的朋友。
“現在的網絡評選像是在拼人脈,誰拉到的人越多票就越多。我們認識的人太少,力量太小。”張華的同學劉改梅說,“而且,我們這地方本身就落后,很多朋友根本不會用微信,即使用微信,還有好些人不會投票。”一收到投票鏈接,劉改梅立刻發動微信上的好友投票,卻收效甚微。在網絡評選中獲勝,對于張華來說很難。
前段時間,北京的中學教師張芯,因為同事的女兒參加所在單位“十佳員工”的評選,一連五天在該同事的“動員監督”下,為其女兒投票。
“其實我根本沒見過同事的女兒,只靠評選頁面一百多字的工作表現介紹,也無法判斷她是不是優秀。正常情況下,我肯定不會投票?!睆埿居魫灥卣f,“但是同事就在旁邊看著,怎么好意思不投。”
在“人情”的裹挾下,本意是征集民意的網絡投票,卻成了“綁架”意志的“繩索”。
一天最多收到過十幾條投票鏈接,看著自己的“朋友圈”被刷成了“拉票圈”,剛參加工作的白領何玥萍不勝其擾,但又無可奈何?!艾F在的拉票方式也是花樣百出,防不勝防?!焙潍h萍說,最近流行先發一個紅包,等大家搶完紅包,再發投票鏈接。畢竟“拿人手短”,大家只能幫忙投票。
“最萌寶貝”、“明星員工”、“最具創意設計”……何玥萍參與過的網絡投票種類繁多。起初,她還認真了解活動和候選人的情況,后來拉票的人越來越多,她就只是機械地打開鏈接投上一票,完成任務即可。
“最近接觸到的投票活動被孕嬰店和照相館搞的商業投票席卷了。”何玥萍說,“這樣沒意義的商業活動,我實在不想參與?!?/p>
盡管打心眼里不認可投票活動,礙于朋友的面子,何玥萍多半還是投上了“寶貴”的一票。但是,對于是否把投票鏈接轉發到朋友圈,她經常犯難:“在朋友圈轉發一條自己都認為沒意義的投票鏈接,打擾了朋友,可是不轉,又沒法給拉票人一個交代?!?/p>
在百度新聞搜索“網絡投票”,即刻出現60多萬條投票信息。然而,在“人情票”、“金錢票”的沖擊下,網絡投票的結果還能否代表真民意?
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助理來向武認為,網絡投票讓全民參與,在廣泛征集民意的同時,也給每個候選人創造了“拉外援”的機會。“人情票”的出現在所難免。
除了“人情票”,靠網絡投票公司刷出的“金錢票”更是讓網絡評選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在百度一搜“網絡投票公司”,就能從2萬多條結果中輕松選擇一家“安全、快速、票數一路領先”的投票公司,由這些公司代為進行網絡投票、微信投票、短信投票等。記者以微信投票為由咨詢了一家投票公司,得到的報價為每1000票600元,客服還一再保證,所有投票都是人工操作,絕不存在任何刷票跡象。
近年,關于投票公司染指“最美教師”、“身邊的好青年”等活動的報道屢見不鮮。也有曾經參與投票的人質疑:“網上專業刷票的那么多,我們這樣一票票的投有意義嗎?網絡投票有多少公信力?”
來向武認為,網絡投票中存在的“拉票”、“買票”行為,導致其最終結果和真實民意間往往存在偏差。
此外,一些網絡投票的背后往往還存在著商業利益。一些評比在投票前必須先看大段的廣告或者關注相關公眾號。業內人士認為,不少商家把網絡投票當成了活動擴大影響、聚集粉絲的營銷手段,并不在乎評選結果是否真實。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燕表示,目前網絡投票魚龍混雜,有官方活動,也有商業活動,更不乏一些打著評選的幌子背地里以斂財為目的暗箱操控結果的活動。民眾很難判斷評選活動的含金量。長此以往,將降低正規網絡評選的公信力,沖淡正規評選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