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北京霧霾天氣里行人穿過馬路。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視頻:北方多地霧霾持續 15日將減弱 來源:央視新聞
中新網11月15日電 據來自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受降水和冷空氣共同影響,華北黃淮等地霧霾天氣趨于減弱,未來三天,氣象條件有利于空氣污染物擴散。因此,中央氣象臺于15日下午解除了霾黃色預警及大霧黃色預警。
中央氣象臺表示,受降水和冷空氣共同影響,華北、黃淮、江淮等地大霧范圍縮小,強度減弱,因此解除大霧黃色預警;受冷空氣和降水影響,華北中南部、黃淮、江淮、遼寧等地的霾將逐漸減弱或消散,因此解除霾黃色預警。但15日夜間至16日,華北中南部的部分地區仍有輕至中度霾。
中央氣象臺當日的天氣預報顯示,受低層切變線影響,15~17日,西南地區東部、江南、華南等地將有一次大范圍降水過程,其中,廣西北部、湖南中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20毫米)。預計,15日下午起,華北、黃淮、江淮等地的霧霾天氣趨于減弱,但上述部分地區仍有輕至中度霾。
預計15日夜間到16日白天,新疆北部、內蒙古中東部、河北北部、北京西部山區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其中新疆西北部、內蒙古東部等地的局部地區有大雪;華北大部、黃淮、江淮、江漢、貴州中東部、江南、華南大部、臺灣東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廣西東北部、湖南中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西部、安徽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20毫米)。
環境保護部14日向媒體通報,截至14日上午,東北地區空氣重污染程度有所減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重污染過程15日有望逐步緩解。
據介紹,11月13日,東北地區3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錦州、盤錦、大興安嶺和牡丹江共4個城市(地區)出現重度污染,無嚴重污染城市。與12日相比,重度污染城市數量減少5個,污染程度有所減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53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北京、保定、菏澤、衡水、廊坊、唐山和石家莊共7個城市為重度污染,無嚴重污染城市。與12日相比,區域內PM2.5平均濃度下降18%,PM10平均濃度下降19.1%,污染程度有所減輕。北京市AQI值為258,首要污染物為PM2.5。
截至14日8時,東北地區除雞西市為重度污染外,其他城市的空氣質量均有所好轉。京津冀及周邊地區53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北京、天津、菏澤、唐山和太原共5個城市為重度污染。北京市PM2.5小時平均濃度為232微克/立方米,首要污染物為PM2.5。
針對本次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重污染過程,環境保護部已要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相關省份,切實做好空氣重污染過程應對工作,進一步強化污染治理和環境監管,最大程度減輕空氣重污染過程影響。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