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6日證監會宣布重啟IPO,并推行包括五大措施完善現行發行制度。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昨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對市場關心的2000萬股以下小盤股直接定價是否執行比照同行業平均市盈率,初期恢復發行28家公司的發行時間、方式等問題作出了回應。
根據此次實施的發行體制改革措施,公開發行2000萬股以下的小盤股發行一律取消詢價環節,直接定價發行。市場普遍關心,直接定價是否依然執行市盈率不超過23倍或行業平均市盈率的做法。
對此,張曉軍回應稱,為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縮短發行周期,提高發行效率,本次擬規定公開發行2000萬股以下的小盤股發行一律取消詢價環節,由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協商定價,直接向網上投資者定價發行;有老股發售安排的,因對老股有鎖定期要求,作為例外,仍需要履行詢價程序。
他說,《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規定,證券公司實施承銷前,應當向中國證監會報送發行承銷方案。發行承銷監管主要關注發行承銷方案及發行承銷行為是否符合承銷辦法的有關規定。
“直接定價發行承銷風險相對較高,投資風險也相對較大,發行人及其承銷商應綜合考慮投、融資雙方的需求和各種市場因素審慎定價。”張曉軍明確表示,現階段,新股發行仍然應該堅持低價持續發行的原則。發行定價市盈率超過同行業市盈率的,應按照中國證監會發布的《關于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要求,連續三周發布投資風險特別公告。
對于年內現行重啟IPO的28家公司的發行時間、方式等問題,張曉軍介紹表示,在推出本輪發行改革措施的同時,證監會決定先按現行制度恢復前期暫緩發行的28家公司中已經進入繳款程序的10家公司新股發行,因暫緩發行至今已超過3個月,在刊登招股意向書前,需要履行會后事項、補充財務信息等法律程序。
張曉軍表示,首批10家公司預計11月20日左右刊登招股意向書;剩余18家公司將分兩批發行。
據了解,取消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除了要修訂相關規則,還涉及證券交易系統技術改造工作,目前這兩項工作已同步啟動,但相關規則修訂和技術系統改造工作均需要一定的準備時間。(記者馬婧妤)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