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凌晨,年僅17歲、在首屆青運會上奪得女子蛙泳兩枚金牌的游泳新星慶文怡猝死于國家隊宿舍中。運動員猝死這已不是首例。從早些年美國著名女排運動員弗樂·海曼、我國排球國手朱剛,到今年7月青島海牛隊塞爾維亞外援格蘭·戈基奇都發(fā)生猝死。
根據媒體報道,慶文怡在10月28日剛剛隨全體隊友一起參加了身體檢查,得到的結果是一切正常。年紀輕輕,身體看起來很健康的運動員為什么猝死?一般猝死的原因有哪些?對于遇到猝死癥狀者應該如何做?記者就此采訪了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朝陽醫(yī)院、安貞醫(yī)院等醫(yī)院專家進行解答。
發(fā)生猝死8成人是因心臟疾病
猝死一般是指在急性發(fā)病后,1個小時還沒弄清楚原因就突然死亡。運動中猝死的運動員為數不少。2014年,我國約90萬人次參加馬拉松比賽,4人死亡。國外的研究數據顯示,15-35歲業(yè)余愛好者的運動性猝死每年發(fā)生率0.43/10萬,36-45歲以上是2.95/10萬;15-35歲專業(yè)運動員運動性猝死的發(fā)生率0.47/10萬,36-45歲以上是6.64/10萬,中老年人發(fā)生運動性猝死的風險是青年人的6-15倍。
目前慶文怡的死因暫未公布,但不少人猜測,很有可能是心臟方面的疾病。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心臟中心主任醫(yī)師、中國心律學會副主任委員李學斌教授表示,猝死中75%到80%都是因為心臟猝死,臨床上最常見的,絕大多數是心臟病、冠心病、心肌梗死,比如侯耀文、高秀梅等,大部分都是心肌梗死、血管堵塞猝死,其他原因比較少。
朝陽醫(yī)院急診科副主任唐子人也表示,猝死80%是心源性(心臟性)猝死,心源性猝死中80%是冠心病等,一般都是心臟血管導致痙攣所致,還有一些少見原因,比如肺栓塞、腦血管病等。
“室顫”致猝死心肺復蘇爭取黃金4分鐘
“血管堵住了,去醫(yī)院疏通了還能活,最怕是堵住后,心肌梗死引起心律失常,引起心臟亂跳。”李學斌解釋,這種情況叫做室顫,如果室顫,一般七八秒鐘內人就“不行”了。李學斌說,心肌梗死或是別的原因造成的室顫,如果不及時搶救就會造成死亡。像慶文怡這么年輕,而且運動員身體比較健康,血管應該不會堵。從媒體報道看,當時她在宿舍大喊,極有可能是心律失常引起的。
安貞醫(yī)院專家表示,運動性猝死主要是因為劇烈運動導致交感神經極度興奮,心肌收縮力加強,心率加快,血壓升高以滿足運動時機體的生理需要。但由此導致心臟生理活動的紊亂,從而容易出現心室顫動等致命性心律失常。
在慶文怡猝死的前一天,上海馬拉松比賽,一位年輕選手出現了猝死癥狀,當時醫(yī)生跑團立刻進行了心肺復蘇,急救車及時趕到進行了除顫。一位曾參與馬拉松的救援人員表示,一旦發(fā)生心臟驟停,只要在第一時間內快速反應,4分鐘內完成兩組心肺復蘇,心臟驟停者有望被救活。這就是“黃金救援時間”。
年輕人突然倒地,不知道什么病,又沒有除顫器,這個時候該怎么辦?李學斌說,不要著急,首要做的是徒手心肺復蘇,爭取黃金4分鐘內等來除顫器。發(fā)生猝死時一般心臟無法為大腦正常供血,進行心肺復蘇,這樣不至于大腦死亡。對于慶文怡,如果當時進行心肺復蘇或除顫,可能結果會不一樣。
李學斌說,全民應該培養(yǎng)心肺復蘇的意識。專業(yè)人員、特殊人員培訓心肺復蘇培訓很重要,都應該培訓全面心肺復蘇這種能力。
隱秘性心臟病人群篩查難
專家表示,存在著一部分人群,表面心臟健康,甚至在體檢中也不易發(fā)現,但卻有一些隱秘性心臟疾病。
專家表示,一些人的病是基因突變,甚至在心電圖上都看不出來。有的心電圖上可能有非常小的線索,但需要專業(yè)醫(yī)生對這部分病人篩查,這比較難。這些人心臟其實是健康的,只是心臟里的電離子電流,基因上會出現改變,這就是遺傳性心律失常。
李學斌說,這類人平時沒事,在某種情況下會突然發(fā)生猝死。像這類人,即使尸檢也查不出來心臟問題。未來對這種病人如何去篩查,也是醫(yī)學工作者要考慮的。有的病人能查出來,是因為家族中有其他人發(fā)生過猝死,通過一些線索發(fā)現。還有就是通過提取病人組織,采取DNA篩查可能會發(fā)現一些線索,但也比較難。另外猝死的原因還有如同海曼患有馬凡氏綜合征等原因造成的。
人流密集公眾場所 應推廣除顫器
“要建立完善的心肺復蘇體系,要盡快除顫,按壓只是短暫的急救措施,除顫器才是最重要的。”朝陽醫(yī)院唐子人副主任表示。對于心律失常室顫猝死癥狀者,要在黃金救援時間內除顫,否則也無效。
李學斌說,要加強全民對猝死的認識,呼吁在公眾場合,如火車站等人口密集地方安裝除顫器。目前機場一般都安裝有除顫器,運動場館也都應該安裝除顫器,加大推廣除顫器安裝力度。
小知識
心臟除顫器又稱電復律機,是目前臨床上廣泛使用的搶救設備之一。它用脈沖電流作用于心臟,實施電擊治療,消除心律失常,使心臟恢復竇性心律,它具有療效高、作用快、操作簡便以及與藥物相比較為安全等優(yōu)點。
事件回放
11月8日(星期天)慶文怡下午歸隊,和隊友一起來到游泳館游了不到1000米的放松游。晚上9點多,她跟媽媽通電話,商量上大學的事情。10點半鐘,她還在微信朋友圈里發(fā)微信。
9日凌晨三四點鐘,同屋隊友被慶文怡的一聲大叫驚醒,趕緊開燈叫她,發(fā)現她沒有了回應。室友請隊醫(yī)過來進行了初步診斷。隊醫(yī)認為情況不好,叫來了120救護車。救護醫(yī)生一邊對她施行緊急搶救,一邊將她送到天壇醫(yī)院繼續(xù)搶救。在實施了將近1個小時的搶救之后,天壇醫(yī)院宣布慶文怡去世。
近幾年猝死運動員事例
2012年4月30日,挪威男子蛙泳新科世界冠軍亞歷山大·戴爾·奧恩在備戰(zhàn)倫敦奧運會前夕猝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弗拉格斯塔夫一家游泳館的更衣室里,他突然離開了人世。
2014年11月,未滿18歲的中乙大連超越隊球員王仁龍在訓練中突感身體不適,隨后在被送往醫(yī)院途中不幸離世。
2015年7月3日晚,青島黃海海牛隊結束賽前訓練后,當隊員們登上大巴車準備離開國信體育場的時候,隊內中場外援格蘭·戈基奇突然休克,當場失去意識。經過將近三個小時的搶救還是沒有能夠醒過來。當晚10時25分,醫(yī)生宣布戈基奇死亡。
文/記者周超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