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國教女兒楊馮霞識數 本組圖片由首席記者 鐘志兵 攝
楊大國給楊馮霞看手機視頻
楊大國要抱起120斤重的女兒,需借助一根紅繩。
醫生為楊馮霞測試大腦的恢復程度
10年里,他每天幫她做100個仰臥起坐、睡前陪她聊天
現在,女兒會發出“呵呵”的笑聲,還會自己嚼東西
商報記者 葉惠娟 實習生 陳鴝臻
“幺兒,爸爸帶你去喝咖啡好不好?”昨日上午,新橋醫院神經外科病房里,66歲的楊大國握著女兒楊馮霞的手和她聊天。病床上的楊馮霞不時發出“呵呵”的聲響,偶爾舉起雙手,那是她在笑。
10年前,一場意外讓楊馮霞變成了植物人,一睡不醒。10年里,父親楊大國幫她做運動、陪她聊天,每天不間斷。或許是父愛感動了上天,最近,楊馮霞終于醒了。聽著女兒“呵呵”的笑聲,楊大國流淚了。
噩夢
女兒遭遇意外昏迷 醒來的幾率只有1%
“幺兒乖,等你好了我們去吃火鍋嘛!”昨日上午,新橋醫院神經外科病房里,楊大國拉著女兒楊馮霞的手和她閑聊。而病床上的楊馮霞露出開心的表情,嘴里不停發出“呵呵”的聲響。“她在笑。”楊大國溫柔地說。
2006年,楊馮霞24歲,剛參加工作不久。5月7日晚,外出辦事的母親回到家里,發現女兒躺在床上,昏迷不醒,隨身帶著的手提包也被翻騰一空。母親立即把女兒送到西南醫院,經診斷,楊馮霞為腦外傷引發顱內出血,意識喪失,僅有呼吸和心跳,也就是通常說的植物人。
“我們猜測,女兒可能是在下班路上遇到了搶劫,被人打傷了頭,她勉強支撐著回家,沒想到會這么嚴重。”回憶起當時的情形,楊大國難過地低下了頭。
此后,楊馮霞在重癥監護室里待了180天,卻怎么也醒不過來。醫生告訴楊大國,楊馮霞醒來的幾率只有1%,勸他把女兒接回家調養。
堅守
幫女兒做仰臥起坐 每天睡前陪她聊天
“我跟老婆說,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放棄女兒,就算她醒不了,我們也要守著她。”為了救女兒,楊大國一家花掉了所有積蓄,還欠下50萬元債務。楊大國原本在一工地上打工,為了還債,他工作起來更加拼命,每月有近4000元的收入,妻子則負責在家照顧女兒。
擔心女兒長期臥床肌肉萎縮,楊大國決定自己幫女兒做康復訓練。每天早上5點半,楊大國就起床陪女兒鍛煉:拉著女兒的手做100個仰臥起坐,經常累得滿頭大汗。“女兒有120斤,老婆拉不動,只有我來。”忙完這一切,楊大國就去上班,下午回到家還要為女兒做1個半小時全身按摩。
每天睡覺前,楊大國會陪女兒聊天。“你上班中午飯要吃好哦,下了班早點回來,我們去吃火鍋。”“幺兒,你今天遇到啥子不高興的事情了嗎?怎么看起來不高興啊?”所有的問話都沒有回應,但楊大國沒有一點不耐煩,依舊輕聲細語地和女兒擺著龍門陣,就像女兒沒出事一樣。
奇跡
女兒發出“呵呵”聲 能自己嚼東西吃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楊大國夫婦漸漸老了,但女兒還是沒有醒來的跡象。2012年4月29日,妻子病逝,彌留之際,她拉著楊大國的手,囑咐道:“不要放棄。”妻子走后,照顧女兒的重擔落在了楊大國一個人的身上,他一如既往地幫女兒做運動、陪她聊天,“雖然她一點反應也沒有,但我總覺得她能感受到”。
今年5月的一天,楊大國像往常一樣和女兒擺龍門陣。忽然,女兒緊緊盯著他的臉,嘴里發出“呵呵”的聲響,手也舉了起來,輕輕擺動著。“她笑了!她醒了!”楊大國欣喜若狂。
從那以后,楊馮霞的狀況越來越好。以前昏迷時,她只能通過鼻孔“吃”流食,而現在,她可以自己慢慢嚼東西了,“如果吃飽了或者喂了她不喜歡吃的東西,她會吐出來”。不僅如此,楊馮霞舉手的動作也越來越熟練,幅度也越來越大。“她以前喜歡吃火鍋、喝咖啡,只要聽到‘火鍋’、‘咖啡’這兩個詞,她就會笑。”說起女兒的變化,楊大國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如今,楊大國已經66歲了,身體狀況已大不如前。“雖然辛苦,但我不能垮,我垮了女兒怎么辦?”50萬元債務已經還完了,早已退休的楊大國每月有2000多元退休金,“女兒的狀況幾乎不需要治療,只要好好照顧,做康復訓練就行了,所以生活基本沒有問題”。對楊大國而言,他唯一的愿望就是女兒能徹底醒來,叫他一聲“爸爸”。
進展
腦電圖檢測看到希望
意識有望進一步恢復
昨日,楊馮霞在新橋醫院做了腦電圖檢查。該院神經外科副主任劉仕勇教授介紹,楊馮霞已恢復了部分意識,全身肌肉也幾乎沒有萎縮,“這要歸功于她父母的悉心照料”。
劉教授說,腦電圖檢查顯示,盡管楊馮霞的大腦功能仍處于嚴重損傷狀態,但局部區域腦電波正在向正常方向發展,“在進一步的康復治療下,她的意識還有進一步恢復的可能,不過距離實現生活自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