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智拿出當年澳洲山莊的宣傳單張給記者看。
胡耀智和他的孫女在一起。
“廣州最大爛尾樓”澳洲山莊老板胡耀智
“想吃螃蟹卻被咬死”
耗資過億首嘗“螃蟹” 資金鏈斷裂反被咬死 堅守廿載只為一個交代
胡耀智經常稱自己是“最失敗的商人”,因為他建了個廣州最大的爛尾樓——澳洲山莊,占地千畝,建成292棟樓,至今杳無人煙。
當樓盤爛尾后,他依然守在自己建成的“山莊”里,等待轉機,等待“東山再起”。但是,這一等就等了21年。
他說,自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結果卻反被螃蟹咬死了。
21年的時光,曾經的“凌云壯志”已然不在,只剩下守候?!斑@個澳洲山莊已經把我從中年人變成老年人?!彼f,他希望重建工程能盡快啟動,讓他完成未竟的事業,給老業主一個交代,也給自己的人生一個交代。
最近,沉寂多年的澳洲山莊傳出要推倒重建的消息,胡耀智的事業也將要完成。(詳見11月6日A22版報道《澳洲山莊的前世今生》。)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 練情情 實習生 蔡詩萍
近日,記者來到胡耀智建好待售的一幢山頂別墅,大廳掛著新澳洲山莊獲批重建的規劃圖。上世紀90年代“澳洲山莊”的宣傳單他仍然保留著,如同他保留著曾經的一個“壯志”,或是提醒他應給出的一個“交代”。
談回國
“我是真金白銀來投資的”
記者:你在澳大利亞是做什么生意?
胡耀智:我祖籍潮州,上世紀70年代就由香港移民澳大利亞。我在澳大利亞的紡織業算是獨占鰲頭,成立了胡氏遠東紡織有限公司,引進當時西德電腦織衣機,提高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事業發展很快,在旅澳華人圈是出名的。
記者:后來為什么決定回國創業?
胡耀智:上世紀90年代初,廣州市政府去澳大利亞招商引資。為什么回來呢?當你一切都擁有的時候,你的人生就要追求更高的境界,我在外國再成功也是在“50×100米”的游泳池里游水,而在中國發展就像到了汪洋大海。上世紀90年代華人在澳大利亞成功的個案不多,到中國投資只有我一個。
記者:當時你投資了多少錢?
胡耀智:澳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注資是9600多萬港元,金僑電腦織衣有限公司是2000萬元人民幣,澳洲山莊名人俱樂部有限公司是750萬元人民幣……總共在廣州投資差不多兩億元,全部家產都在這里了。我希望這個項目做到廣州第一。在1996和1997年這兩年,我們確實也在廣州做到了最好,每周末都有20輛大巴車拉著人來看樓。1996年,澳美集團打算上市,當時會計師事務所作的資產評估是63億元。我不是大騙子,不是皮包客,我是真金白銀來投資的。
談爛尾:
“我吃螃蟹時反被它咬死了”
記者:澳洲山莊后來為什么會爛尾?
胡耀智:如果按早期規劃的那樣,起好一個小區,賣一個小區,再蓋另一個小區,就沒有今天這種困境。當時幾家大銀行跟我說,胡總你的企業做得這么好,大力支持你啟動資金。所以我的野心就變大了,六期同時開工,打算做完這個項目再進軍另一個項目。1999年春節前,企業出了些意外,被財務總監卷走上億元,資金鏈斷裂,直接造成澳洲山莊爛尾。
記者:你總說自己是最失敗的商人,為什么?
胡耀智:因為用人不當。潮汕商人分兩種人,有些人精得一分一厘都跟你計較,有些則是像我這種,粗線條,不看合同的,說了就算了。在管理這方面我是不行的,太相信人。
記者:為什么業主一直拿不到房產證?
胡耀智:那時跟現在不同,房地產才剛起步。澳洲山莊是增城市(當時澳洲山莊尚屬增城市)第一個銷售商品房的樓盤。原來很多東西不規范,不用驗收的,房子蓋完,多少面積,量了之后就給房產證。按現在的法律法規,建房子需要一步步驗收。但在那個年代不用驗收都有房產證。直到2002年,政府說:“老胡,你的房子都沒驗收,我們怎么給你出房產證?”
記者:你是當時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胡耀智:是,但我吃螃蟹的時候給它咬死了。所以,現在我做事都是穩打穩扎,全部都按今天的法律法規。
記者:你后悔當初的選擇嗎?
胡耀智:我當年選擇回國,家人、朋友沒有一個支持我。但這世界上沒有后悔藥吃,走了就要往前走。我所有人生精力都在這里,為我們的企業、為我的同胞發工資天天發愁,哪有心情教育孩子和關心妻子。
談官司:
“基本都敗訴,因為我沒理”
記者:有多少業主告過你嗎?是什么原因?
胡耀智:起碼有幾百個。有些業主過幾年就告我一次,到現在已經告了四五次。他們盡管知道我沒錢,但還是在有效訴訟期內起訴,希望今后拿回應有的利益。至于原因,大部分是因為違約金。因為房子蓋完之后,沒房產證給他們,所以房子轉手也轉不了,他們就告澳美公司沒按合同辦房產證。法院基本上都是支持他們的。
記者:共收到多少敗訴判決?
胡耀智:基本都敗訴,不用算,因為我沒理。法院把我的財產都查封了,你看到的物業都是查封的,能用,不能賣。
記者:這些年來,什么時候最艱難?
胡耀智:最艱難是在2004年和2014年。沒錢交水電費,沒錢給工人發工資,沒錢給飯堂開飯。只能想盡辦法,讓利,找合作者。
記者:既然這么困難,你為什么沒“跑路”?
胡耀智:從1999年至今,16年來,我沒賣過一套房子。今天我還在問我自己,為什么能堅持?就為了爭一口氣!希望在有生之年把這個事業完全做好,這是我的心愿,也是我們山莊團隊共同的心愿。
記者:這些年來你每個月要開銷多少?
胡耀智:包括銀行的利息,每個月開銷要一百多萬元,這不包括法院判的要執行的錢。
談重建:
“我相信一定會有轉機”
記者:這些年你一直住在山莊里嗎?
胡耀智:我從1994年開始,就住在這,跟這片土地已經有了深厚的感情。我不愿意離開,我也不逃,逃避解決不了問題。人活著要有信念,這點苦就不算什么。我相信一定會有轉機。
記者:你的家人也在山莊里嗎?
胡耀智:我全家都在國外,只有我一個人在這里。我現在沒有家庭負擔了,孩子都成家了。我在這里,每天就是五條小狗陪著我,很開心,自己還搞搞花園,種種花草,還經常上山挖土。我兒子在香港工作,他對我的事業不感興趣。我經常帶孫女到山莊上玩,帶她們去挖土,看看牛羊,培養她們對這片土地的感情,她們很喜歡這里。
記者:澳洲山莊重建的事情進展得如何?
胡耀智:今年7月10日,政府批復了澳洲山莊的重建規劃,算是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之前也跟很多企業談過合作,我們最后選擇了平安不動產,一是要有足夠的實力,二是要承諾一攬子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我們與平安不動產已經簽訂了協議,總投資達22億元,也已經請了澳大利亞知名的設計師重新設計了。樓盤重建將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將在樓盤一空地上建一部分回遷房,待業主安置后再將原有的建筑推倒重建。
記者:現在房價那么高,重建后房子漲價很多吧?
胡耀智:哪里的房子都漲價了。像澳洲山莊這么好的地方,已經很難找了,如果按照目前的房價情況,兩年后建成的話,應該每平方米15000~17000元。
談未來:
“給老業主一個交代,就退休了”
記者:那要努力賺錢才能買得起你的房子了。
胡耀智:不要買,買它干什么?我是做房地產,但是我不鼓勵大家買房子。何必做房奴呢?因為有個物業是你的,你就為了這個物業把你一生的青春、一生的精力都去做房奴。不如想想去哪里旅游,背個背囊就走。這是我的經驗。很多朋友跟我說買,我說別買,你喜歡我就給你住兩個晚上,何必一定要在你的名下呢?
記者:現在房子已經成為人生的“必需品”了。
胡耀智:那你就買個一房一廳,夠住就行了,別買別墅。公司就不同,做個會所,好像我們這里,人多開個會,聊聊天,周末一幫人度度假。兩公婆住棟別墅是種浪費,所以我們的別墅今后會對客戶作一個選擇,只賣給公司,不賣給私人。公司花兩三千萬買個房子,是作為公司的總部。比如你今天來采訪我,我都沒在寫字樓接待你,到我別墅來,喝喝茶,聊聊天。現在概念變了,以前寫字樓像模像樣,有什么意思呢?一本正經的。要談事,現在網絡也這么方便了。今天你應聘做我的員工,你在家里上班就可以了,在網絡通電話,不要每天刻板地每天上午9時到寫字樓,下午5時下班,來回幾個小時在交通里面,又做不了事。
記者
手記
未必是“最失敗的商人”
近日,記者第一次到澳洲山莊采訪,隨機敲開一個住戶的門。那人竟是被胡耀智拖欠了100多萬元工程款的包工頭陳先生。陳先生的命運因此改變,在澳洲山莊一住就是二十年。但他卻說,他不怨恨老板,老板是個好人。
兩天后,記者又去采訪胡耀智,一幫員工圍著他。那些員工個個都跟在他身邊一二十年,甚少跳槽。一個爛尾樓盤,一個隨時可能破產的公司,員工居然不愿意走?這都讓記者對胡耀智產生了好奇。
采訪期間,一個電話打進來,原來,一位80多歲的老業主看到了澳洲山莊重建的報道后特意向他詢問,他讓老奶奶放心,以后讓孫子來收樓。言語間,有幾分悲愴的豪情。
“我的電話都是公開的,沒有說轉給秘書。我沒有秘密的,很多業主有我的電話,警察也有,政府也有,二十多年電話不變。”胡耀智說。
胡耀智是一個商人,但卻率真而豪爽。他說,有時候他更愿意在山莊里當農民。他最大的愛好是挖土,指揮鉤機在山上挖土,他喜歡在工地的那種單純的滿足感。
重建仍舊是一條漫長的道路。62歲的胡耀智要將未竟的事業進行到底,是否真的是“最失敗的商人”,也未必。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