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嚴查工地揚塵
擴散條件不好,霧霾又來搗亂了。11月10日,京城一片霧蒙蒙,空氣質量下滑至中度污染。而11月11日起五天,靜穩的天氣還將繼續,預計空氣質量都在中度至重度污染水平,周末兩天污染最重,大家要注意防護。
昨天一早,京城大霧彌漫,大霧黃色預警生效,全市大部分地區能見度只有一至兩公里,標志性建筑如央視大樓、國貿三期、中央電視塔等幾乎被大霧淹沒。大霧漸漸消散后,能見度卻始終不太理想,空氣質量下滑至中度污染,PM2.5濃度普遍超過了100微克/立方米。
空氣質量雖然只是在中度污染狀態,但感官上覺得污染很重,這是為何?市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解釋,北京的確經常出現低能見度灰霾伴隨高濃度PM2.5的情況,但從空氣質量監測分析的角度來看,能見度和PM2.5并不是一個線性的對應關系,因為同時還受到濕度等一系列氣象因素的影響,比如最近的能見度很低,但PM2.5濃度卻相對呈現出了一定的差異性。“這種情況在降雨時也會遇到,有時候雨大能見度很低,但空氣質量其實很好,所以了解空氣質量最好還是關注環保部門發布的污染物濃度信息。”張大偉說。
根據最新的監測結果,今起五天,本市將連續出現空氣污染。由于近期污染擴散條件持續不利,氣壓較低,中低空濕度又比較大、幾乎接近飽和,加上風速又小,導致空氣污染的產生。具體來說,今天的空氣質量大概在中度污染水平;明天下滑至重度污染;到了周五,由于偏東風明顯增大加上有可能出現降水,空氣質量會再次返回到中度污染狀態。此次污染過程最重的是周末兩天,因為受高濕度及強逆溫影響,空氣質量將連續兩天達到重度污染水平。
預計下周一,一股冷空氣將來救場,霧霾終將散去,大氣擴散條件轉為有利,空氣質量徹底轉好。
此外,本輪空氣污染過程也涉及到整個華北地區,除了氣象條件不利之外,冬季供暖燃煤污染的疊加也加劇了污染水平。據悉,近幾年的分析結果顯示,北京在冬季供暖季、氣候變化交替期,容易引發持續多日的空氣污染過程。
張大偉表示,針對此次污染過程,目前還是中長期預報得出的結論,其準確性與臨近預報相比有一定差距,所以還是提醒大家要關注臨近的空氣質量預報。至于是否會啟動相應的預警,也將根據臨近的預報結論來決定。
熱點答疑
1.東北的嚴重空氣污染是否對北京有影響?
已經進入供暖的東北地區最近頻頻遭遇霧霾天氣,一些城市PM2.5濃度甚至突破1000微克/立方米,達到“爆表”水平。一些市民產生了疑問,北京是否會受到東北霧霾的波及?
對此,張大偉回應稱,根據環保部門的分析,東北地區的霧霾天氣對北京的影響很小,甚至可以說幾乎沒有,除了距離較遠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東北地區的氣象和地理條件跟北京及華北平原地區屬于兩個完全不同的空氣污染區域,所以其污染很少會影響到北京,這次也不例外。
2.今冬霧霾是否會多發?
中國氣象局有關專家之前曾表示,因為受厄爾尼諾的影響,今年冬季預計氣溫偏高,可能導致霧霾多發,具體到北京會受影響嗎?
張大偉告訴記者,空氣污染主要受天氣系統和污染物排放兩個方面的影響,從目前的預測來看,今年冬天的天氣形勢不太有利,與往年相比可能會相對較差,但近幾年,北京的減排力度逐漸加大,所以空氣質量預計不會太差。
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北京發生重污染時PM2.5濃度的峰值已經逐漸在下降,之前曾有單個站點達到每立方米八九百微克的狀態,但現在每立方米四五百微克的情況都很少。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