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北京持續多日的雨雪天氣結束,再次遭遇重度霧霾天氣。北京東三環主路被濃霧籠罩,能見度低。 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中新網北京11月10日電 (記者 闞楓 曾鼐)10日,北京迎來今年入冬之后的首輪空氣污染過程。北京市環保局10日下午通報稱,未來五天,北京將有持續的空氣污染過程,期間空氣質量將交替出現中度和重度污染。此外,北京此次污染過程與東北地區的重污染天氣無關。
北京未來5天持續空氣污染
11月10日,北京持續多日的雨雪天氣結束,再次遭遇霧霾天氣,空氣能見度變差。北京市氣象臺10日9時20分發布霾黃色預警信號,預計10至12日北京市擴散條件較差,大部分地區有中度霾,夜間有霧,能見度較低。
10日下午,北京市環保局就近期的空氣污染情況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空氣質量會商情況。
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表示,未來五天,北京上空的擴散條件持續不利,氣壓較低,中低空濕度持續加大,接近飽和,同時,北京上空的風速較小,污染擴散能力明顯下降,預計未來五天,北京空氣質量將持續較差。
具體來看,張大偉介紹,11月11日至12日,受不利污染擴散條件影響,北京將處于中度到重度污染級別;13日,受偏東風明顯增大以及可能的降水影響,空氣污染水平將有一定程度改善,預計處于中度污染水平;14日至15日,受高濕度及強逆溫的不利氣象條件影響,預計空氣質量達到重度污染;16日,受強冷空氣影響,擴散條件轉好,北京空氣質量也會轉好。
據介紹,北京此次污染過程是由于北京及華北部分區域受靜穩天氣影響,濕度大,風速低,污染擴散條件差,加上進入冬季供暖季燃煤污染的疊加作用共同造成。
北京街頭市民佩戴口罩出行。 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北京空氣污染與“東北霾”無關
近期,不僅在北京,霧霾天氣已經在中國北方多地持續,東北一些地區頻繁“爆表”的重霾天氣也引發了全國關注。
今次的“北京霾”與“東北霾”是否存在關聯?張大偉介紹,北京此次污染過程與東北地區的重污染天氣無關,一方面距離相隔較遠,另一方面北京地區與東北地區的氣候條件、污染物傳輸特點、傳輸路徑均不同。
其實,從10月至今,北京已經在一個多月內三次啟動重污染預警。今年國慶黃金周后期,重霾籠罩北京,10月5日,北京市曾發布空氣重污染黃色預警,這也是北京在今年秋冬季發布的首個空氣重污染預警。10天之后,10月16日,針對霧霾天氣,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又啟動了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半個多月后,北京在11月3日,再度被霧霾籠罩,官方再度發布了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
張大偉介紹,今年10月以來,北京遭遇的三次重污染天氣過程,共造成6天重污染以上的污染日。
北京東三環一地標建筑被霧霾籠罩。 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是否再度啟動重污染預警?
本次污染過程能否讓北京再度啟動重污染預警?北京市環保局應急管理處處長王斌稱,11月10日開始的北京空氣污染過程,雖然感官上空氣污染較為嚴重,但是根據監測,目前,北京的監測實況為中度污染水平,尚未達到需要啟動預警的重污染水平。
王斌介紹,根據近幾年的分析,北京在冬季供暖季、氣候變化交替期,容易引發持續多日的空氣污染過程,去年的2月、11月就連續發生7天、4天的重污染過程,近期天氣狀況與去年2月、11月的情況相同,但實際監測結果為輕到中度污染,沒有達到五級重污染。
據介紹,從近三年來看,2013年、2014年以PM2.5為主要污染物的空氣重污染天數為58天、45天;2015年至今,發生空氣重污染21天,比2014年同期減少17天,重污染天數下降明顯。
針對此次污染過程,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將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增加空氣質量預測與預報的頻次,與氣象部門加強會商,科學嚴謹的進行預測預報,并不斷更新監測數據,便于公眾及時知曉;二是嚴格執行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將嚴格依規啟動空氣重污染預警;三是要求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密切關注空氣質量變化趨勢,做好空氣重污染預警的應對工作。
其實,為了迎戰入冬之后的霧霾威脅,北京市環保局正在全市開展大氣污染專項執法季工作。今年11月開始至明年3月底,北京將分五個階段對鍋爐排放、在線監控設備運行、燃煤煤質、銷售劣質散煤、經營性小煤爐、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露天焚燒垃圾枯樹葉等七項重點內容開展執法檢查。
作者:闞楓 曾鼐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