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輪上一切都挺美好,沒想到最后“折”在靠岸免稅店購物環節上,雖然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但每每想起來,小徐仍像吃了一個蒼蠅似的渾身不舒服。
10月2日中午,小徐乘坐“四日游”郵輪抵達日本福岡。這是一艘大郵輪,游客多達2000多人,絕大多數是中國人,絕大多數人都下了船。
小徐多少帶有一點新鮮和興奮,高高興興地跟大家下了船。她不知道的是,從走下郵輪舷梯開始,她已經掉入了一個精心布置的陷阱。
導游為“搶購”支招
招攬生意的攻勢在入境出口處就已經展開,花花綠綠的廣告、招貼畫,擺放在旅客入境通道兩旁,還有人笑容滿面地送上印有廣告的小紀念品。甚至,有一家當地電視臺追著采訪下船游客。
一船游客分乘一長溜大巴,浩浩蕩蕩向福岡市區開去。
一開車,小徐就看到司機旁邊站著一名女子開始講話。女子大約30多歲,她自我介紹是本車的導游,也是中國人,來日本已經十幾年了,嫁給了日本人,“生了兩名‘小鬼子’。”這句自貶式的介紹迅速拉近了與游客的距離。
一開始,導游的介紹都是中規中矩,主要是介紹福岡、日本的風土人情,包括“糾正”國人以為日本管吃飯叫“咪西”,還會很貼心地提示說到日本就不必費錢買礦泉水了,街頭的水,即便廁所的水都可以直接喝;說其實日本可買的東西也沒有傳說的那樣多,比如到日本買水果蔬菜就很不合算,比國內貴得多,但是“牛奶倒是值得買,比國內便宜不少。”還“善意”地提醒不要被“忽悠”,說掙錢不容易,別花冤枉錢。
小徐覺得這個導游真不賴,真替游客著想。
一路上,導游“夾敘夾議”,不時會不經意間拿自己和家里的“兩個小鬼子”說事。她說日本的小孩真的很抗凍,比如自己家的兩個小子,上小學了,冬天都是穿著短褲,從沒穿過長褲,也很少生病。然后,很“自然”地轉到日本人的身體素質真的很不錯,他們經常吃魚,吃深海魚油。
她說自己也喜歡“臭美”。然后她就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臭美”歷程,現身說法地“批判”自己失敗的美容招數,當然,也有成功的。“你們知道,日本大部分女人都很瘦,我剛來的時候很納悶她們用的是什么好辦法。后來通過孩子同學的媽媽,才終于打聽到日本女人瘦身的秘密——吃一種叫酵素的東西。我以前是很胖的,后來買這種東西吃了,果然瘦了下來。”
一路上,導游還很自然地談到了日本人的長壽,然后“很自然”地要介紹為什么日本人能長壽——自然跟飲食習慣有關,哦,日本人喜歡吃納豆,這種東西很難吃,中國人吃不慣,但日本人長壽確實跟日常吃這個有關。還說國內某一家著名心血管醫院的醫生都推薦吃這個……
一路上,導游好幾次強調時間很緊,下車購物一定要遵守約定的時間,不然就可能上不了船。確實時間很緊張。小徐這次在岸上總共只有4個小時左右,車在路上大約3個小時,說要逛兩個地方,一個地方也就半個小時到四十分鐘。
第一站是福岡塔。其實這沒啥好玩的,就是福岡市的一個電視發射塔,比上海的東方明珠或廣州的“小蠻腰”差多了。下車的旅客很少去看這個塔的,都是急急涌進旁邊的幾家超市。
小徐擠進去一看,超市里早塞滿了人,根本轉不開身,而貨架上有的已經空了。剛才導游說,今天還有另外一艘郵輪也靠岸,一些景點周邊的超市都被掃空了。小徐確實看到港灣的另一頭停著另一艘大郵輪。
在有限的時間內搶東西是需要“技巧”的,需要一人“搶東西”,一人排隊結賬。小徐沒經驗,結果沒搶上啥“好東西”,包括傳說中的便宜牛奶。
小徐只好帶著遺憾上車。導游說下一站是免稅店,時間依然很緊,最多也就40分鐘,一定要選重點買。她又開始貼心地介紹購物經驗,針對前一段國人到日本搶購馬桶蓋,她很不屑地說,這個就沒有必要買了,因為中國的水比較硬,日本的馬桶蓋根本就不合中國國情,會很快就堵的;其實,國內馬桶蓋質量已經很不錯,沒有必要這么大老遠背個馬桶蓋回去。她說她覺得值得買的,也就陶瓷刀和馬油,那陶瓷刀,切西紅柿能切得很薄,都不流湯……
在快到免稅店臨下車前,導游還恰到好處地介紹完了她用過的一款“效果很不錯”的“黃金”美容棒。
經過一番“洗腦”,本來并不打算在日本買啥東西的小徐腦海里漸漸形成了一張清晰的“購物單”:酵素不錯,深海魚油(魚肝油)也不賴,“黃金”美容棒也值得買……
在免稅店的入口處,有人塞給她一張廣告單,巧的是上面推薦的重點產品和導游介紹的驚人地相似,小徐心想太好了,剛好導游介紹的有些沒記清,這單子上連型號都有了,這下可以按圖索驥了……
搶購回了東西,氣炸了肺
眾多游客涌進店里,大家抄起購物筐,心急火燎地開始搶購東西。小徐好不容易擠到柜臺邊,問:“有沒有酵素和魚肝油?”沒想到店員聽得懂漢語也會說漢語,說“有”之后啪啪地擺出四個金燦燦的盒子,上面印著“米國財團法人/野口醫學研究所”,看起來似乎很正規。
導游“時間很緊”的叮囑言猶在耳,上一個停靠點“便宜”牛奶被別人搶光的“慘痛教訓”,讓小徐覺得搶到東西已經很幸運了,也顧不得多想,就直奔柜臺結賬。
其實,免稅店里的售貨員包括收銀員都操著熟練的漢語。因為是用銀行卡結賬,用日元結算,后面排隊的人又多,慌亂之中,小徐一下子并沒意識到花了多少錢。
等到結完賬到旁邊用手機的計算器一算,才發現原以為是幾百塊錢的“植物酵素”和“深海魚油”總價竟高達近萬元。更蹊蹺的是,小徐這才發現,“植物酵素”和“深海魚油”除了字不一樣,外包裝幾乎一樣(后來回家打開盒子,兩種東西連內包裝瓶子都一樣),而且價錢也一模一樣。
小徐隱隱覺得有些上當了,她在店里轉了一圈,鼓足勇氣到柜臺要求退貨。但店員說退不了,小徐說我沒打開包裝也沒離開店,為什么退不了?店員只是重復“退不了”,不再搭理。由于只是隱隱覺得不對勁,另外還想著“搶購”別的東西,小徐沒再堅持。走出免稅店,小徐看到,很多旅客都跟自己一樣,提著大包小包。
等旅游結束回來一查,小徐肺都氣炸了。根本就查不到“野口”這個牌子,再一搜,有很多吐槽到日本購物上當受騙的;個別經過艱苦曲折的交涉,終于退了貨,有一個跟小徐買的東西還是一模一樣的。
聽說,這些導游、店員都是中國人忽悠中國人;聽說,這種酵素每盒頂多三四千日元(約合150至200元人民幣);聽說,這些產品是專門給到日本購物的中國人“私人定制”的……
小徐抱著一線希望,聯系旅行社,得到的答復是:“我們只是賣船票,其他岸上郵輪公司安排,跟我們沒關系了,比如提成……你還是找下領隊,看他能否聯系導游試試吧。”
小徐實在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耗”這件事。
看著一頭霧水的日語說明,小徐很擔心那是三無產品。花錢還好,要是吃出毛病那問題就是大了,尤其是孩子。
現在,小徐家里還放著四大盒價值近萬的植物酵素、深海油,吃也不是扔也不是,擱著占地方看著還鬧心。(文中小徐為化名)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