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江西多位村民掉入惠農貸款圈套:貸3萬只得1萬
來源:中國江西網 發布時間:2015-11-09 08:14:00

村民收到法院的傳票

村民收到法院的傳票

借款人署名為洪建平的借條

借款人署名為洪建平的借條

“當時說好我得到借款中的一萬,只需要還1萬元的利息,另外兩萬又不是我得的,憑什么讓我還錢?”2009年2月,余江縣楊溪鄉不少農民向某銀行余江支行申請3萬元農戶小額貸款,他們被告知申請這樣的名額很不容易,關系好的才能得到,因為村委會干部稱該貸款為惠農貸款,不但利率低還很有可能不用歸還本金。

真有這樣的好事?事實上,現在看來這似乎更像一個“圈套”,因為當初額度為3萬元的惠農貸款,這些村民到手的只有1萬元,另外2萬元卻流入了他人的腰包,直到他們被銀行告到法院要求償還全部貸款的本金和利息,這才傻了眼。

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惠農貸款到期無人認賬引發官司

“我們錢是放貸給你的,3萬元錢如數到了你賬上,如今叫你還也是應該的。”

“當時說好我得借款中的1萬,只需要還1萬的利息,另外兩萬不是我得的,憑什么讓我還錢?”

“我們貸3萬元錢的款出去,你是借款主體,只收你1萬元部分的利息,根本入不了系統。”

10月22日15時,在余江縣平定鄉街上的平定法庭,開庭審理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原告是某銀行余江縣支行(以下簡稱“余江支行”);被告是余江縣楊溪鄉的農民陳鐵照夫婦及陳林全、陳長明。

庭上,余江支行陳述了事實與理由:陳鐵照于2009年2月28日向余江支行申請3萬元農戶小額貸款,并與銀行簽訂了借款借據,期限1年,利率為6.9%,最高額擔保可循環;現有貸款余額15553.7元,借款早已逾期,雖多次上門催討,但至今未歸還。

陳林全和陳長明成為被告的原因也與此類似。

對于余江支行的陳述,陳鐵照等人始終喊冤,對于這筆3萬元的貸款,陳鐵照并不認可,堅稱自己只貸了其中的1萬元,另外2萬元并不是自己所得。

然而,面對余江支行出示的簽有陳鐵照簽名的《最高額擔保農戶小額借款合同》,已經年過六旬的陳鐵照卻百口莫辯,因為這張借款合同上的簽名確是為本人所簽。

為了佐證貸款并非全部由其本人所得,陳鐵照當庭出示了一張日期為2009年3月20日的借條,上面寫道:“今借到陳鐵照在某銀行用金穗惠農卡貸款共計人民幣2萬元整,到期此兩萬元由我本息歸還農戶。”借款人為:“洪建平”。

事實上,陳鐵照早已歸還了1萬元本利,但剩余的2萬元本息一直未歸還,而洪建平早已不知所蹤,于是這筆錢誰都不愿認賬。

陳鐵照遭遇并非個例,同樣被余江支行起訴的還有同村的另外8戶村民,在新法制報記者采訪過程中,他們紛紛向記者講訴了噩夢般的“貸款”經歷,幾經求證記者還原了當初借貸的前因后果。

當初貸款由村支書全權代辦?

“如果不是村干部上門做工作,一個沒有多少收入、生活窘困的農民絕不會同意貸3萬元‘拉長腿的饑荒’(意思是貸款還要還利息)。”陳鐵照自言自語道。

提到這筆貸款,要從2009年2月說起。

陳鐵照告訴記者,楊溪鄉璜源村村支書陳聰明是自己的堂哥。一天,堂哥找到家里給他帶來了一個好消息:“村里有幾個農戶惠農貸款的指標”,作為兄弟才將這個指標留給他。

那么這樣一個惠農貸款到底有什么樣的好處呢?

陳鐵照介紹說,當時陳聰明向他分析,之前村里曾有過某開發銀行貸款農村沼氣能源項目,至今村民們仍不需要歸還本金和利息。如今余江支行的3萬元惠農貸款也與之相似,很有可能也不用歸還本金和利息。而具體做法是:別人以你的名義幫你辦好“小額惠農貸款”,貸款發放下來之后,你拿其中的1萬元,另外2萬元別人要借走,到時候貸款如果不用歸還就皆大歡喜,一旦要還,你也只須歸還1萬元部分本金和利息。陳聰明提到的這個“別人”正是洪建平。

面對如此好事,又考慮到關系特殊,陳鐵照并沒有多想,就拿出了自己的證件讓陳聰明辦理相關的貸款手續。此外,陳鐵照的兒子又以自己名義辦理了相同的惠農貸款。

陳鐵照說,出于信任,貸款一事由陳聰明全權代理,而村里其他村民也是如此。

2009年2月28日,他們在陳聰明的主持下,帶著身份證和戶口本統一去銀行簽字。其實,這些參與貸款的村民手里既沒有貸款合同,也沒見到惠農卡。

這樣的說法得到了其他幾戶貸款村民的證實,而當初負責辦理貸款的銀行信貸員彭洪生也向記者表示:“這些由他們村支書全權代辦的。”

記者從余江支行了解到,農戶小額貸款是該銀行為做好“三農服務”,按照普惠制、廣覆蓋、商業化的要求,對農戶家庭內單個成員發放的小額自然人貸款。農戶小額貸款單戶授信額度起點為3000元,最高不超過3萬元(含),額度內的單筆借款款期限一般不超過1年,最長不超過3年。

銀行要求歸還全部貸款

貸款當天,每位村民拿到了貸款中的1萬元現金和一張上文中提及的洪建平落款的借條,另兩萬元到了洪建平手中。

那么,洪建平到底是什么人呢?原來他是余江縣城一名從事建筑業的包工頭,多方消息源證實,村民辦理的惠農貸款的資金正是流向了他。

采訪過程中,貸款村民紛紛聲稱之前并不認識此人,而村支書與其比較熟絡。村民提供的幾張借條顯示,村支書陳聰明甚至署名為洪建平借款擔保。

陳鐵照清楚記得,剛拿到1萬元貸款時高興得幾天沒睡著覺。但是,沒過幾個月,陳鐵照便接到銀行催收利息的通知,于是他將1萬元的貸款利息如數存入了當初開辦的惠農卡賬戶中,就這樣平穩地度過一年多。

到了2012年的2月27日,事情的發展超出了陳鐵照的預想,因為此時貸款期限已經到了,他并沒有等到“不用歸還貸款本金”的好事,而是等來到了銀行要求盡快歸還貸款通知。

雖然“不用歸還貸款本金”的期望落空了,但面對較低利息的貸款,在陳鐵照看來還是劃算的,他按照事先和洪建平的約定,歸還了銀行1萬元的貸款本息,心想著另一部分錢由洪建平歸還。

然而,讓陳鐵照萬萬沒想到的是,銀行要求他歸還全部貸款3萬元,這一要求讓他變得束手無策。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余江支行收取貸款利息時,每次只向陳鐵照收取1萬元部分利息,另外兩萬元部分并不過問。采訪過程中,其他貸款村民也證實了這一說法。

對此,銀行信貸員彭洪生坦言,另外部分的利息由洪建平支付,“當時了解到他們私底下有借貸關系,兩萬元確實借給了洪建平,洪建平也愿意出這利息,這才從兩邊收錢湊足3萬元的利息。”至于如今為何只向村民討要,是因為這些村民才是借款主體。

貸款材料存虛假信息

事到如今,陳鐵照除了懊悔,剩下的就是一筆數額不小的外債。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樣的貸款在業內被稱之為“借名貸款”,而這一貸款模式存在巨大的風險。

采訪過程中,這些貸款人提及當初貸款時的細節時,他們大多都反復強調自己并不知情,只負責配合簽字而已。

據陳鐵照回憶,余江支行工作人員當時到村委會找到村支書陳聰明核實相關情況,并蓋上了村委會的公章。

10月29日,記者在余江支行查看《江西省農戶小額貸款申請表》時注意到,陳鐵照申請表中,其耕種面積為7畝,貸款用途則為:“化肥經營周轉、收割機”,而農業種植年經營利潤則為4.5萬元。

但事實上,陳鐵照家并沒有如此多的耕地,早在2009年,陳鐵照就已到余江縣城打零工。

貸款申請表與事實并不相符,這樣的情況還出現在其他申請貸款者身上,而陳聰明給出的說法是,“為了讓他們更好地貸款”。

隨后,銀行相關負責人回復記者時解釋說:“我們銀行信貸員只能簡單地問一問村民家有幾口人,有多少收入,有多少財產等,這些情況更多地只能依據當地村委會證明。”

工作人員還坦言,對于惠農貸款后期的資金流向,因為是小額貸款,因此也不會進行核實。

建議

借名貸款糾紛應因案施治

對此,江西豫章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太金表示,面對這樣的情況需注意查明:與金融機構簽訂借款合同的相對方是否是借款人本人;金融機構是否直接將款項打入借款人在該金融機構開立的賬戶;還款、還息的主體是否是借款人;名義借款人與實際借款人是否達成合意,由名義借款人進行借款,交由實際借款人使用;是否存在金融機構知道或應當知道第三人是實際借款人的其他情形。

劉太金認為,對不同的情況應區別對待:對于金融機構訂立合同時明知借款人所借款項是由第三人使用,或金融機構與名義借款人、實際借款人之間就貸款、使用存在合意的,可以認定實際借款人為借款合同的借款人,由其承擔還款責任。除此之外,應由簽訂合同的借款人承擔還款責任。

此外,劉太金坦言,信貸管理工作人員應積極履行貸前審查職責,掌握借款人辦理貸款是否為幫助第三人獲取資金或轉貸第三人。由于疏忽大意未準確辨識或信貸管理工作人員違反規定,致使防控環節失效、未盡到貸款審查職責的,信貸管理工作人員應負相應責任。

目前,陳鐵照等人已向當地公安部門報案,對于實際借款人洪建平是否涉嫌詐騙,當地公安還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文/圖 新法制報記者康春華

更多精彩資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