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云鵬/制表 翟超/制圖
證券時報記者 鄭灶金
在縮量調整了多個交易日后,昨日A股放量大漲,滬指再現百點長陽,并創出反彈新高;盤面上看,昨日呈普漲格局,其中,券商股、福建板塊為行情的領頭羊。
昨日大盤總體上呈現高開高走態勢,滬指一路震蕩走高,收盤大漲4.31%,重上3400點關口并創出反彈新高;創業板指則大漲6.38%。成交量方面,昨日滬深兩市均出現放量,滬市全日成交超過4200億元,環比大增逾七成。
利好消息引爆大盤
盤面上看,受兩岸領導人將會面的消息影響,福建板塊早盤一馬當先,開盤即全線大漲,其中,廈門國貿、漳州發展、三木集團、平潭發展、象嶼股份、廈門港務等多只個股開盤即漲停,并封住至收盤;另外,福建水泥、廈門空港、福建高速、廈工股份等也高開高走,迅速漲停。總體上看,福建板塊昨日的行情仍然與此前的自貿區行情炒作路徑類似,以港口物流、地產基建等個股最受資金追捧。
福建板塊暴漲之后,券商板塊隨后跟進,一路震蕩走高,東興證券、西部證券在午間收盤前漲停,其他券商股午后紛紛跟進,再度上演全線漲停的景象。消息面上,券商股大漲的催化劑來自央行網站公布的關于央行行長周小川的一篇講話稿,文中稱“今年還要推出深港通”,不過隨后證實此文是周小川今年5月份時的講話,但A股人氣已激活,市場仍然繼續大漲。
除了上述兩大領漲板塊,其他保險、衛星導航、醫療保健、軟件、物流等逾20個板塊漲幅超過7%;個股方面,兩市的非ST漲停股接近200只,較往日大幅增加。
消息面上,除了兩岸領導人將會面、深港通等,昨日A股還迎來不少利好消息,如“十三五”規劃的建議全文公布、國務院印發《關于改革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若干意見》、中信證券上調部分藍籌股兩融標的可抵充保證金擔保折算率等。
A股資金
凈流入超600億
資金面上,昨日A股資金凈流入超過600億元,為7月9日以來凈流入金額最大的一天,同時也結束了此前連續7天凈流出的局面。行業方面,非銀金融行業毫無懸念地成為兩市凈流入金額最大的行業,凈流入超過100億元,此外,計算機、機械設備、醫藥生物、房地產等行業的凈流入金額均超過30億元。個股方面,兩市凈流入金額最大的個股為中信證券,凈流入9億元;中航資本、東方財富、中國平安、國泰君安、蘇寧云商等凈流入金額均超過5億元,總體上看,金融股凈流入金額較大。
盤后交易公開信息顯示,機構昨日凈買入多只個股。例如,海德股份昨日連續收出第四個漲停,其中三家機構昨日買入超過8000萬元,占當日成交金額的8%;國光電器昨日也獲三家機構買入8517萬元,占當日成交金額的逾一成,不過同時也有一家機構賣出接近2000萬元。其他個股方面,東方新星昨日也獲兩家機構買入超過4000萬元,在創業板掛牌不久的溫氏股份也獲三家機構買入超過1億元。
滬股通方面,盡管昨日A股大漲,但當日仍然凈流出21.91億元,這也是9月10日以來凈流出金額最大的一天。此前在A股大漲時,滬股通資金也會出現凈流出,比如此前的8月28日、9月9日,盡管A股大漲,但當日滬股通資金均為大幅凈流出。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