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記者 陳里予
“月子會所無人管”的局面有望終結。經過兩年的試運行,中國婦幼保健協會《產后母嬰康復機構指南》 昨天正式對外發布,特別明確:月子會所內一名護理員最多不得服務超過三對母嬰;母親與嬰兒每天的分離時間不超過1小時……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院長、中國婦幼保健協會產后母嬰康復機構管理委員會理事長徐叢劍昨天表示,未來還將對產后母嬰康復機構進行評級,以后新媽媽可以看“星”選擇。
月子會所缺乏立法監管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產后母嬰康復機構2000-3000家。目前市場上的月子會所對外報價普遍在2萬-10余萬元不等,而高端市場的月子會所往往會有不同的套餐價,價格最低的3萬-5萬元,高的20萬-30萬元,更有甚者開出上百萬元的天價套餐。
業內人士分析,因缺乏必要的準入標準和立法監管,月子會所的服務存在很多隱患和風險。如護理人員是否具備資質,能否及時發現新生兒和孕婦的身體異常;出現危急情況后,是否會有專業及時的判斷;平時喂養孩子,以及烹飪的月子餐,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等等。
一護理員最多配三對母嬰
《產后母嬰康復機構指南》特別明確,產后母嬰康復機構應當為產婦及嬰兒配備固定的護理人員,建議一名護理員只服務一對母嬰,最多不得超過三對母嬰。母親與嬰兒每天的分離時間不超過1小時,鼓勵按需哺乳。
產后母嬰康復機構應指導并幫助產婦每日進行1-2次新生兒撫觸護理。每天要對嬰兒的生理狀態進行測量和評估并做相關記錄,一旦有異常應采取相應的措施或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如無好轉及時就醫。另外,應每日為新生兒進行沐浴、臍部護理、臀部護理。保持皮膚清潔,促進血液循環,增進身體的舒適,預防紅臀、尿布疹和臍部感染的發生。鼓勵母親在護理人員指導下于居室內進行親子沐浴,防止交叉感染。
為了防止感染,產后母嬰康復機構應建議盡量減少親友探視,對探視人員的出入進行登記。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間,可以執行禁止探視制度。對探視人員應當采取必要的清潔措施。
徐叢劍透露,新發布的指南明確了產后母嬰監測的頻率、新生兒微量元素補充的流程管理;新增了乳房腫脹的評估標準和產后母嬰康復機構醫務室的建立標準;在母嬰接觸、新生兒喂養、新生兒皮膚護理、設施設備、消毒隔離、公共區域環境的感染控制等方面進行了更為細致嚴謹的闡述。
中國婦幼保健協會會長張文康則表示,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將推動產后母嬰保健機構行業標準的建立和完善,繼續開展行業內機構的培訓,實施行業內的評估工作。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