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報訊(記者 李潔)本市目前尚處于諾如病毒高發期。從今年感染性腹瀉聚集疫情分析,近九成始作俑者為諾如病毒。且主要發生在小學、幼兒園、中學和機關單位。
市疾控中心昨天通報,僅10月份,本市共報告感染性腹瀉聚集性疫情4起,其中諾如病毒感染3起,全部發生在幼兒園。而今年以來,全市共報告感染性腹瀉聚集性疫情45起,其中諾如病毒感染就占了39起,占全部疫情的接近九成。諾如病毒與致瀉性大腸桿菌混合感染1起。主要發生在小學、幼兒園、中學和機關單位。
根據本市歷年監測數據顯示,秋冬季為諾如病毒感染高發季節,感染高峰一般出現在10月到11月,目前全市仍處于諾如病毒感染高發期,預計諾如病毒感染還將有所上升,聚集性病例也將會繼續出現。
法晚記者(微信公號ID:fzwb_52165216)獲悉,據疾控專家介紹,諾如病毒是急性腸胃炎最常見的病原體,該病毒基因多樣且高度變異,每隔數年就會出現新變異株。諾如病毒傳播力強,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容易在養老院、餐館、學校、托兒所、醫院、游輪等相對密閉的場所引起暴發,主要表現為嘔吐、腹瀉等。諾如病毒感染為自限性疾病,潛伏期為24-48小時,病程一般為2~3天,發病后1-3天是排毒高峰,目前沒有疫苗,也沒有特異的抗病毒藥物。
市疾控中心特別提示,托幼機構、學校等集體單位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校內環境消毒工作,近期感染諾如病毒的食品加工者應暫時脫離工作崗位;諾如病毒患者嘔吐物污染表面應迅速清理并用漂白劑消毒;污染的食物應丟棄。紡織品(包括衣服、毛巾、桌布和餐巾)沾染嘔吐物或糞便時,應迅速高溫清洗。一旦發現兒童、學生出現關聯性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應該指導其就診、居家隔離治療,追查缺勤兒童、學生的健康狀況,及時向轄區疾控中心和上級部門報告。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