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字樓垮塌現場。
華西城市讀本(川東北)報道 10月30日下午,隨著“轟”的一聲,四川廣安市岳池中學內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王字樓”的“王字”中的一橫部分坍塌。該建筑始建于1908年。目前,岳池縣文物管理所已同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一起,啟動了修繕程序。
1500兩白銀筑樓原為蠶桑技藝傳習場所
王字樓位于岳池縣外東街,始建于1908年,至今已逾百年歷史,由岳池當地人羅瑤琴主持修建,當地兩位士紳共捐白銀1500兩。起初作為傳授養蠶繅絲的場所,1922年改為辦學場所,是如今岳池中學的前身,現屬岳池中學使用。
在岳池縣外東街中段,兩扇古銅色大門映入眼簾,書寫著“岳池中學”四個金色大字的牌匾懸在門楹上。校門中梁雕刻著“大清宣統三年孟夏監督劉鼎元,監修羅世瓊,收文康番建”字樣。一直以來,岳池中學的學生都通過這道門,穿越過近50米的長廊進入學校。
隨著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王字樓從教學場地變成辦公場所,最后作為學校標志性建筑保存下來,于2012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該校高二學生劉同學回憶,王字樓發生坍塌的時間在15點40分左右。“當時正在上課,先是聽見吱吱呀呀的聲音,隨后就是‘轟’的一聲,王字樓垮了。”劉同學稱,王字樓作為該校的標志性建筑,在今年6月之前,一直是學生進出校門的通道。
疑承重過量所致上半年出現安全隱患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百年建筑王字樓為何瞬間坍塌?岳池中學校長王正全稱,疑因多年前的修繕,在房頂造型新建屋脊,加了紅磚、混泥土導致房屋承重過量,從而致房屋部分坍塌。“當時修繕未考慮到老建筑木質房梁承重量,可能是個原因”。
“今年上半年發現王字樓出現安全隱患,立即向縣文物所報告。”王正全說,經縣文物所鑒定后,岳池縣文物所于6月10日告知校方暫停使用王字樓,進行打圍。
今年高考結束后,王字樓打圍封閉,原本學生進出校門的通道也隨之封閉,改由后校門進出。“王字樓發生坍塌時,并無人員靠近,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王正全說,王字樓部分坍塌后,學校立即向岳池縣政府及縣文物所報告,目前已啟動修繕程序。
岳池縣文物管理所所長陳濤告訴記者,目前已經聯系了省考古研究院的專業人士,已啟動了相關勘量、測繪工作,待方案設計好以后,就會立即啟動修繕工作。 王林華西城市讀本記者劉虎攝影報道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