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生于1992年的粵科金融集團(下稱“粵科金融”),正在向越來越多的“90后”創業者伸出友誼的橄欖枝。
本報記者 戴春晨 廣州報道
印象中,“90后”意味著年輕、有激情,富有創造力和冒險精神;而對企業前身可追溯到1992年的粵科金融來說,“90后”則意味著成熟、干練,有一呼百應的“大佬”地位。
這兩個“90后”的運動軌跡當下產生了交集:“90后”構成當下年輕群體的一部分,他們正投身一股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洪流;而“90后”粵科金融,則正在充當這股潮流的主要推動者。
粵科金融董事長徐永勝在談到企業發展時說:“粵科正著力通過構建創業投資、科技金融、科技園區和上市公司平臺"3+1"業務體系,打造廣東科技金融服務主平臺、主渠道和主力軍作用,推動廣東創新驅動發展和金融強省建設。”近年來,粵科金融在推動“雙創”方面動作不斷,天使及創業投資、科技金融服務、創業空間等多點開花。僅在近日,其旗下就有虛擬孵化器“融易孵”、互聯網股權眾籌平臺“粵科創投界”上線,另外還有提供洽談場所的粵科東莞創業會客廳啟用。這些項目的焦點均落在“雙創”的服務之上。
粵科金融集團總經理汪濤表示,粵科金融作為廣東省屬的政策性投融資平臺,需要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將努力引導社會資本,共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潮。
遇上“90后”創業者
學會跟“90后”年輕人打交道,正納入粵科金融的“必修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將眾多的以“90后”為代表的創業者推到投資人的眼前。
對粵科金融不少投資經理來說,他們在工作中還未遇見過如此大規模的年輕群體。
粵科金融的前身可追溯至1990年代的兩家廣東省屬國企,是廣東創投界經驗豐富的“90后”。以往和粵科金融產生交集的企業主成熟穩重,有實力,手中多握有正常生存的項目,就像當前的粵科金融一樣。新登場的“90后”創業者或青年創業者們,手中的項目大多是“不知道活不活得下來”初創期項目。
“有激情,有夢想,想干就干,沒有思想包袱,好學而敏銳,能抓住社會變動的機遇。”周小南這樣描述“80后”、“90后”創業者的特征。他在粵科金融旗下的粵科風險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有著十幾年的風險投資經驗。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90后”創業者的鮮明特征,提供了一種新的創業可能,也沖擊創投機構的工作方式。
那么,怎么樣應對源源不斷的“90后”、“80后”創業項目,觀望,回避,還是主動扶持?從目前的布局來看,粵科金融在維持原有業務的基礎上,主動向“90后”的年輕人們伸出援助之手。
汪濤表示,作為政策性科技金融集團,粵科金融不僅僅定位為盈利的企業,還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充當政府引導和社會參與之間的紐帶。在政府大力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粵科金融選擇主動扶持、引導“雙創”項目,并發揮其在社會中的帶動效應。其中的標桿是,粵科金融與廣東省團委共同發起設立“粵科大學生創新創業基金”,基金規模5億元,主要投資在校生及畢業5年內大學畢業生創辦企業,支持更多90后年輕人創業。
廣州迅睿網絡科技公司由一群“90后”大學生構成,主打“一村一品”的農產品線上交易平臺,10月份剛與粵科金融簽署一筆100萬的融資協議。該團隊負責人尹然平表示,粵科金融在團隊需要融資時伸出橄欖枝,解決項目生存發展的關鍵問題,這也能讓項目獲得社會足夠的信任感,以增強社會資本融資的概率。同時,粵科金融為團隊提供業務發展戰略、財務規范、管理、資本建構等多方面的指導,并能動用其資源推動該農產品項目和社區對接,為他們團隊構筑了充裕的發展空間。
在粵科金融的平臺上,類似尹然平這樣的“90后”項目占到越來越大份額。在周小南看來,幫助尹然平們的意義在于,發現“90后”創業項目的價值,并幫助其提升這個項目的價值,實現盈利以幫助更多的“90后”、大學生。他指出,跟服務成熟的企業主不同,服務“90后”創業者需要更多精力的投入。“90后”不僅需要財務、公司經營方面的指導服務,還需要從心理上告知其創業過程中未知的風險,工作要做到細節里面去。
“90后創業者的不足是憑空想象多,缺乏社會經歷,我們的工作就是讓他們的夢想結合市場的實際需求,找到落地的空間。”他說。
10月21日,隨著虛擬孵化器“融易孵”公測上線,粵科金融對“90后”創業者的服務鏈條漸趨完善。融易孵目前的運作模式是,平臺依托粵科金融集團旗下科技金融服務資源,專注初創企業提供全鏈條孵化服務。現階段已開發公司易、孵化易、融資易、政策通等類型產品,為初創企業提供全鏈條孵化服務。這既包括企業注冊、財稅代理、法律咨詢、知識產權保護、專利申請等產業服務,又包括創業培訓、創業導師、投融資對接等孵化服務,還包括協助獲得各階段政策與資金支持服務等。進駐項目經過篩選之后,融易孵將優秀項目推送至投資者手中,收取服務費。目前,融易孵入駐項目2406個,入駐投資人31位,服務企業16家,12家企業完成融資1618萬。
汪濤介紹,相較于一般的實體孵化器,融易孵的優勢是讓創業者的門檻更低,讓創業者進退自如。目前,三四人團隊進駐孵化器,租金成本加上報稅等負擔,每月需要付出5000元以上。而進駐融易孵則免于承擔這些成本,使得創業者門檻更低,在時間上啟動更快,也使得創業者進退自如。
互聯網+鏈接創業夢
10月27日,“粵科創投界”上線發布會上,一張產品結構圖展現在與會的投資者眼前。根據這張圖,互聯網股權眾籌平臺粵科創投界的目標客戶群分為三個層次,定向募集股權投資項目起點較高,要求額度為100萬起,占比5%;公開銷售的固收類產品,起點為1萬元,占比25%;面對網絡小客戶的產品和公益眾籌項目,起點為100元起,占比70%。
在上述產品結構中,產品和公益眾籌項目的低門檻,讓社會公眾都能參與其中。這是粵科金融另一布局的體現:借助“互聯網+”實現低至100元的價值,滿足更多創新創業的融資需求。對于“90后”粵科金融而言,這是老牌的創投企業緊緊抓住了新生的“互聯網金融”。
風險投資人、中科招商董事長兼總裁單祥雙認為,互聯網本質是眾籌,眾籌的本質是金融行為,在金融行為上,如果你要過信譽的關口,就要得到信任,就要有投資的專業性、有控制風險的能力和根本的實力。而粵科金融恰恰具備上述能力,因而建立互聯網股權眾籌平臺的選擇是合適的。
據介紹,作為廣東第一家具有國資背景的綜合性互聯網投融資平臺,粵科創投界由具有豐富創投資源和經驗的粵科金融集團牽頭發起設立,旨在通過網上眾籌、股權投資,為廣東省乃至全國的中小微企業提供線上、線下融合的優質金融服務,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粵科創投界正式上線,使得粵科金融完成了從P2P到眾籌的戰略性布局,實現了互聯網金融板塊的兩翼齊飛。
汪濤表示,粵科創投界是粵科金融布局互聯網金融邁出的重要一步。粵科金融將在此基礎上,加快推動整體服務創新升級發展,打造以平臺為牽引、以多層次科技金融服務為重點、以線上線下交互為特色的互聯網金融服務新模式,努力在廣東新一輪互聯網金融的棋局中刻下鮮明的“粵科印記”。
目前為止,粵科金融旗下業務基本上實現在線化。其中,早前上線的“融易孵”便是重要的互聯網平臺。作為虛擬服務器,融易孵不僅吸納了天南海北的創業項目,同時集中了粵科金融的投資人,以及小貸、擔保、風投基金等融資渠道。另外,全球的創業者可以通過融易孵虛擬眾創空間進行工商注冊,將公司落戶到廣州,享受廣東省、廣州市的各項創業扶持優惠政策。同時,線下粵科金融也打造粵科青年創業社區,首個社區位于海珠區廣州大道南,面積達3.5萬平方米,將包含創業公寓、O2O創新大道(創業企業創新產品展示區)、智慧銀行、孵化器集群、創業學院等創業服務設施,堅持“以青年人的智慧滿足青年人”,為90后創業提供實體配套支撐。
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融易孵將進一步借助互聯網,實現不同地點創業者的線上協同。按照計劃,現階段融易孵以服務初創項目為主,下一步重點在促進協同創新,將推出基于工作鏈條的社交,讓缺少創業伙伴的項目,在平臺上找到合作者。而在未來,融易孵的盈利點將在創業項目的數據挖掘上,如幫助投資機構做初期的項目篩選,收取其服務費用。(編輯 林坤)
作者:戴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