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旅游出行市場的壯大,選擇住宿產品變得愈加重要。據了解,由于“互聯網+”帶來的便利性,目前越來越多的游客嘗試選擇不同于傳統酒店的非標準住宿產品,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內外企業也開始瞄準非標準住宿市場發力。不過,在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基礎上,非標住宿在配套服務、安全等方面存在的缺失與隱患也逐漸引發市場關注。業內人士指出,在目前相應法律法規缺失的背景下,企業方面應加強平臺自律,利用平臺管理標準和約束機制對商戶進行規范,并對發生安全問題的房屋商戶予以嚴厲處罰,從而最大限度保障消費者權益,引導非標住宿市場健康發展。
“有態度”的非標住宿受青睞
所謂非標住宿,顧名思義,即非標準住宿,或稱為度假租賃,不同于傳統酒店住宿,它為出行者提供度假公寓、度假別墅、客棧、民宿、鄉村住宅等住宿產品。
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的火熱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旅游服務商涉足該領域,通過設立互聯網平臺售賣各類非標準住宿產品,同時越來越多的出行者傾向于選擇非標準化住宿產品,“個性”、“有態度”的房間成為對出行者最大的吸引力。
目前,國際最知名的住宿設施服務提供商為Airbnb,其于2008年8月在舊金山成立,并提出了“共享經濟”概念,即讓有閑置房間的人,可以隨時短期出租房間,變身“房東”。
近年來,國內涉足此領域的公司不在少數,較有代表性的如途家、去呼呼等。
去呼呼的模式與Airbnb類似,屬于純線上、輕資產模式,它更像是一個淘寶,在線上為非標準住宿市場提供統一平臺。“我們希望在保障用戶預訂安全的情況下保留非標準住宿本身的個性化住宿體驗。”去呼呼創始人張澤告訴記者。
與去呼呼模式不同,途家的模式為線上、線下綜合運營模式。“在前端途家對接開發企業,幫開發企業盤活不動產;在中間層,途家有自己的平臺;在線下,途家有自營門店。”途家CEO羅軍認為,中國市場剛起步,社會誠信機制還在恢復期,且中國用戶相比國外用戶更需要服務,更圖省心,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最適合中國市場。
個人房源監管處真空地帶
由于非標住宿不同于傳統酒店業,其在服務水準、安全隱患排查、糾紛處理等方面也是參差不齊,影響了市場的健康發展。
勁旅咨詢創始人魏長仁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分析道,目前市場份額占有量最大的途家,采取的是“途家自營”加“開放平臺”模式。途家自營房源部分,均由途家自己的酒店管理公司進行統一管理,雖然房間不是酒店標準房間,但它的管理模式與傳統酒店更類似,規范度比較高,服務水準也比較統一,因此更加正規。不過途家還有部分開放平臺房源,這部分更像去呼呼的開放平臺模式,可以由小業主在其平臺上開店。
“可能出現的安全性隱患,主要出現在開放平臺房源部分。尤其是個人房源、中小客棧,目前處于監管的真空地帶,沒有相關部門對其消防安全、房屋質量等進行審核,房東或客棧老板可以自由在平臺上開店,對房屋使用權進行售賣,這部分房源很難監管。”魏長仁坦言。
從目前的中國市場來看,自營模式更容易被市場、游客端、資源方所接受。“自營模式短期內更符合中國市場實際情況。”魏長仁稱,“但自營模式屬于重資產模式,需要對每一個有房源的城市配備服務團隊,人力物力等投入都很大,也正因為如此,途家又發展了開放平臺模式,一方面可以使其產品更豐富,另一方面輕資產模式可以快速擴大規模。這部分就與去呼呼的輕資產模式類似。”
據了解,對于非標住宿類個人房源、中小客棧的監管,我國目前尚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規范,基本上主要靠市場誠信體系、文化基因等進行約束,一些個人房屋、小型酒店客棧規范度較差、安全隱患較多、服務意識欠佳,常常成為投訴重災區。
平臺管理約束機制莫缺位
在相應法律法規欠缺的情況下,魏長仁指出,首先,企業應加強平臺自律,加強對商戶、住宿提供者的培訓,主導其更好的為客人提供服務;其次,應利用平臺自身的管理標準和約束機制對商戶進行約束,比如采取評價機制讓消費者對房屋質量、商戶服務等進行評價,為后來者提供參考;第三,平臺應啟動處罰機制,對發生安全問題的房屋商戶進行嚴厲處罰,并向有關部門報案以尋求支持。
據了解,為保障入住客人安全,去呼呼研發了智能門鎖,“該門鎖有一個功能模塊,當房間被暴力闖入,警報將自動推送給經營者及去呼呼后臺,以此保障消費者人身安全。”張澤表示。
面對消費者可能受到的侵權問題,途家和去呼呼都表示平臺有先行賠付機制。
盡管非標住宿的公寓民宅客棧在規范性等方面與傳統酒店仍有差距,但業內對此領域前景看好是不容置疑的。
來自艾瑞咨詢的預測顯示,中國在線短租市場在2012年快速發展,市場規模在1.4億元;到2014年市場規模突破40億元;預計2015年可達105億元。“與歐美市場相比,目前這個規模還很小,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未來潛力巨大。”魏長仁說。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