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訊
“2015第四屆金融街論壇”于2015年10月28-29日在京舉辦。本屆論壇將以“新常態、新金融、新功能”為主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出席并演講。
厲以寧指出,當前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農村的改革問題,這是當前中國最重要的。中國農村的改革現在主要是農村土地的確權,土地確權以后才有農村的各種新跡象。確權是非常重要的,過去很多年很多人提出農業要再合作化,在土地沒有確權的情況下,合作化是假的,不是真的。農民不安心啊,只有在土地確權以后情況就不一樣了。
厲以寧說到,他曾帶領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調研組,在浙江的杭嘉湖三個市對土地確權后的農村進行了調查,在嘉興市下面的平湖它的幾個村莊、小鎮,剛走進村莊的時候地下全是紅的,放炮仗。就是土地確權驗收了,慶祝驗收,農民情緒之高遠遠不能想象的。確權以后農民為什么高興?因為他安心了。他安心以后或者從事農業,或者不從事農業,流動去從事其他的活動,商業、工業方面的活動。
人均收入城鄉之比發生了變化,在嘉興市的匯報中看的很清楚。在土地確權以前,城市人均收入和農村人均收入之比是3.1:1,土地確權以后短短的一段時間內變成1.9:1了,主要是農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
農民收入為什么會增加?因為土地確權了,安心的到外面去開作坊,做生意去了,土地就流轉了。種田還有人種,種田的是哪兒的?安徽去的。安徽因為土地確權比浙江要慢,但是隨著安徽的土地確權,農村的人口可能還要往西走。而且大量的農民務農的開始搞家庭農場,搞家庭農場也搞合作社來經營,這次的合作社是入股的,他是心甘情愿的入股,他是在自己不到外面打工的時候,或者家里勞動力不足的時候,我還可以按股分紅的。農民收入為什么提高?
在嘉興看到的情況是出租房子,我們到了幾個鄉看,房子都是四層樓的住宅,我們就問了,你家里有這么多人嗎?他說家里住兩層就夠了,自己一層,老人跟孩子一層,另外兩層,第一層出租,開商店的開商店,開作坊的開作坊,他們再住第二層不就行了嗎?收入增多了。
土地確權之后有一個變化,中國的耕地面積在杭嘉湖多了20%,怎么會多20%呢?我們在那里考察的時候他們說是這樣的。當初土改的時候土地就定了,后來就進行了承包,承包初期的時候要分地,分地去經營,但是地有好有壞。好土地一畝算一畝,壞土地兩畝折算一畝,經過了30年的承包,精耕細作以后土地質量都差不多了,所以這子討論它的時候一畝頂一畝了,都差不多了。這樣土地就多了,這是第一個原因。
土地多的第二個原因是什么?就是過去是用牛耕地,用牛耕地的話就不一樣了,他現在用拖拉機耕地。大家都知道,田埂沒有必要,田埂就并到土地中了。過去量土地的時候田埂是刨掉的,田埂兩邊遮太陽的部分也刨掉了,現在田埂算地了,兩邊遮太陽的地方就沒有必要存在了,土地就多了。
第三個理由,當初有農業稅,那個時候家家都隱瞞土地,一畝三分地的報一畝,誰也不揭發誰,也沒有重量的必要。這次不一樣了,這次土地確權是航空測量土地,所以都公布了。你要想多報、少報都不可能,因為都已經公布了,而且沒有人愿意少報,農民自己說傻瓜才少報呢,我少報有什么好處?又不交農業稅了,我少報我入股股就少,我出租面積就小,傻瓜才這么干呢,所以這樣土地增了20%。
從這個情況看給金融的壓力就很大了,因為農民現在確權以后要抵押貸款,他的房子權證可以抵押,承包地可以抵押,宅基地可以抵押,房子也可以抵押,有了錢以后干嗎呢?有錢了以后他就變成了拖拉機戶、播種機戶,他專門干這個,有了錢就開店。這個對當前中國農村的變化,對金融的壓力來說是大的。金融一定要適應新常態,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有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