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北京、上海和深圳的上市公司都比廣州多很多,這些地方都是基金、私募等金融機構最集中的地方。“廣州干的都是批發市場里開個店鋪等小買賣,有點小富即安,沒有太多暴發戶。”彭澎說。第三,這些年廣州在創新產業、新興產業的發展方面比較落后,產業結構轉型緩慢也影響了資金的聚集。
不過,雖然廣州的資金增長緩慢,但短期內保住老四的位置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畢竟身后的第五名成都與廣州有1萬多億的差距。在成都之后,杭州、重慶、天津、南京、蘇州分列6到10位。
省城的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與各個城市自身的GDP相比,前四名北上深廣大體基本對應,例如GDP第2的北京作為首都眾多央企總部所在地,資金總量超過上海也屬正常,深圳作為深交所的所在地,聚集了大批金融機構,后發趕超廣州也在情理之中。
相比之下,后面的城市資金總量的排名與自身GDP的“錯位度”就比較大。比如GDP總量分列第9和第10的成都和杭州,資金總量高居第5、第6,超過了天津和重慶兩大直轄市。
對此,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成都和杭州作為省會,都是所在省的首位度城市,吸收了全省最好的人才、資金、技術、信息等資源,因此這些省會城市的資金不僅來源于自身,其背后也代表了所在的省份的經濟實力。
彭澎說,像成都、杭州這些生活城市的醫療、教育、文化的資源在所在省份最好,因此對資金的聚集能力很強。比如杭州的環境這么好,浙江省內的富豪們很多都到杭州去居住。
“作為一個城市而言,成都和杭州的經濟總量不如重慶和天津。但作為一個省域而言,浙江和四川的經濟總量要遠大于重慶和天津,因此杭州和成都的資金總量超過重慶天津這兩大直轄市也很正常。”丁長發說。
類似的“錯位”還有,經濟總量第26位的西安,資金總量高居第12位,經濟總量第18的鄭州,資金總量高居第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