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姑娘逃離江西農村”配圖
◎如何處理違規的網絡平臺?
開展專項整治工作曝光追責
姜軍強調,需要指出的是,在這起事件以及很多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輿論事件中,一些媒體及媒體法人微博、微信賬號的參與轉發和報道,對輿情發酵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姜軍稱,在互聯網時代,人人都可以在網上發聲,人人都是信息源、傳播者。作為媒體工作者,包括媒體法人微博、微信賬號運營者應該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嚴格遵守新聞紀律和職業規范。
下一步,網信辦將進一步要求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切實履行主體責任,針對虛假信息、非法網絡營銷等近期較為突出的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工作,持續清理造謠傳謠、侵權假冒等不良網絡生態信息,對構成違法違規的依法追究責任,并公布一批典型案例,維護健康有序的網絡空間。
春節期間3篇虛構文章刷爆朋友圈
1 “上海姑娘逃離江西農村”
獨自過年女網民發帖宣泄
2月6日,一名網友在某網站論壇發帖,稱自己是正宗上海人,1988年生,在一家外企做HR。今年春節,她與男友回到他江西農村的老家。在第一頓飯后決定分手,并上傳一張昏暗燈光下的一桌飯菜的照片。
2月7日,該信息被一名微博網友轉發。當天下午,某媒體官方微博賬號轉發該信息,某新聞客戶端進行轉載。很快,微信圈中出現多篇相關文章,閱讀量超過10萬次。
微信公號“前街一號”率先在2月11日列舉了此事的諸多疑點,質疑此事的真實性。網信辦聯合相關部門調查顯示,這是一則假消息,發帖者“想說又說不出口”并非上海人,而是江蘇一名女網民,因春節前夕與丈夫吵架,不愿去丈夫老家過年而獨自留守家中,于是發帖宣泄情緒,內容是虛構的。而之后在網上自稱“江西男友”回應的網民“風的世界伊不懂”,與發帖者素不相識。此事的緣起是出于泄憤,經過網民的大量轉發和媒體的廣泛報道,最終成為一起輿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