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度燒傷應盡早用冷水沖洗
對于中小面積淺度燒傷,冷療可以減輕熱力對創面的進一步損傷,迅速緩解疼痛,而且簡單易行,這也是燒傷現場急救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措施。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急診科主任郭偉表示,如果燙傷部位發紅但并未出現破皮,應該立即用冷水(流動水、自來水)對燙傷局部進行沖洗,以達到快速降溫、減少滲出的目的。
陳欣告訴記者,具體做法是:將燒傷創面在自來水龍頭下沖淋或浸入清潔冷水中(水溫以傷員能耐受為準,一般為15~20℃,夏天可在水中加冰塊),或用清潔冷(冰)水浸濕的毛巾、紗墊等敷于創面,但過低溫度的冷療也對創面不利。冷療的時間無明確限制,一般掌握到冷療停止后疼痛顯著減輕為度,多需0.5~1小時或更長。
燒傷創面用清潔敷料包扎
對于有創面的燒傷,陳欣表示,創面可用清潔的敷料、毛巾、床單等覆蓋或進行簡單包扎,適當保護以防再次污染。但家屬不要向燒傷創面隨意涂抹藥物,如:不明劑量的抗生素、消毒劑等以免引起過量吸收中毒,也不應涂抹有顏色的藥物,如紅汞、龍膽紫,以免妨礙對創面的觀察和深度的判斷。同時,還應避免在創面涂抹不易清除物質,如黃醬、醬油、香油、牙膏、香灰等,這些物質對創面起不到任何治療作用,反而會妨礙清創和增加創面污染的機會。
郭偉提醒,如果發生爆竹爆裂傷,通常多為混合型創傷,傷口一般較大,患者不宜自行處理,應立即將傷者送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