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北京天橋演藝聯盟正式揭牌成立。
北京市西城區區委書記王寧寄語北京天橋演藝聯盟:植根優秀文化 展現中國精神。
人民網北京5月29日電 (記者 鮑聰穎 通訊員 張海濤)國家京劇院、國家話劇院、北京市人民藝術劇院、北京京劇院、北京開心麻花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國家大劇院、天橋劇場、梅蘭芳大劇院、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北京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天橋藝術中心劇院管理有限公司……5月28日,北京天橋演藝聯盟正式成立,首批百家演藝及相關行業機構及個人成為聯盟成員,其中文化部直屬藝術院團9家,北京市屬院團9家,其它各級院團、民營演藝機構、演出場所、文化公司以及金融、媒體、版權保護等演藝相關單位80余家。
記者從聯盟成立儀式上了解到,作為在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北京天橋演藝聯盟的宗旨是,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服務聯盟成員,整合演藝資源,促進協作與資源共享,加強演藝資源與市場對接,以公共服務、品牌塑造、產業引導、宣傳推廣、市場拓展為主要工作內容,實現協作聯動、互補共贏的發展目標。
新當選的首屆天橋演藝聯盟主席張文華說:“聯盟成立后,將積極整合文化藝術領域資源、協同創新,力爭把各方面社會力量整合起來,跳出文化看文化,動員社會來辦文化,匯集整合各領域資源,搭建優秀劇目輸出、交易的渠道,促進各會員單位與各領域的緊密合作與資源共享,積極探索演藝產業發展的新路徑,形成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健康發展的新模式。未來,聯盟通過長期開展有品質、受歡迎的各類文化普及、品牌活動、文化服務等等多種方式,讓人們走進劇場、親近藝術,體驗與優秀作品近距離接觸帶來的震撼”。
據介紹,演藝聯盟成立后,將重點開展以下工作,在聯盟理事會和秘書處的組織下,建立起聯盟統一的服務流程、服務標準和管理體系,以資助平臺、品牌活動平臺、公共服務平臺、宣傳推廣平臺“四大平臺”為載體,扶持原創劇目、發布演藝資源信息、演藝版權保護、、互動交流等方面為聯盟會員提供服務的同時,還將積極開展品牌文化活動,充分發揮聯盟會員積極性,推動優質演藝資源的共享與傳播,演出劇目的創作交流與展演,定期舉行演藝行業研討、沙龍、展覽等活動,為演藝業及相關的劇場、劇團、演藝機構、經紀機構等搭建交流平臺。同時,聯盟將積極開展以“天橋惠民藝術展及天橋藝術沙龍”、“天橋音樂劇演出季”等形式的文化惠民活動,為京城市民帶來更多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西城區政府的負責人介紹說,聯盟成立以后,西城區將在政策和資金上予以傾斜,比如今年,西城區創新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借助聯盟的專家力量,對文化市場審批工作給予專業的指導和支持,在“萬人走進藝術殿堂”活動中,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向天橋演藝聯盟購買會員單位的演出服務,作為探索推動政府、聯盟、企業間公共文化服務共給體系的構建和完善。
開幕大戲話劇《北京法源寺》12月5日首演
在當天的北京天橋演藝聯盟成立大會上,中國國家話劇院的院長周予援說:“北京天橋演藝聯盟的成立對京城的演藝事業具有重要意義,去年,國家話劇院多次參加了聯盟籌備組主辦的一些品牌活動,取得了很好的反響,作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們一直在舞臺上講故事,我們希望北京天橋演藝聯盟能夠搭好舞臺,講好故事,也能讓大家上到國際舞臺去講中國故事。目前,我們已經與西城區初步達成“區院戰略合作”意向,與西城區建立深度互助合作關系,旨在將劇院和西城區的資源有效整合,充分發揮屬地區域文化資源優勢,共同促進區域戲劇文化發展。作為雙方首個合作項目,話劇《北京法源寺》將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啟動。該劇改編自李敖同名小說,由西城區金融街(集團)、天橋盛世投資集團和國家話劇院共同打造,國家話劇院導演田沁鑫執導,計劃于12月5日作為天橋演藝中心戲劇場落成的開幕大戲首演。”
北京天橋演藝聯盟成立儀式上,作為首批會員單位,北京四海一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介紹說,世界四大音樂劇之首《劇院魅影》日前正式簽約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劇中兩位主演亮相新聞發布會,并獲聘成為“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簽約藝術家”。今年11月20日開始,《劇院魅影》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連續上演64場。
“今年11月20日啟用的天橋藝術中心定位于既關注傳統演藝精品,又注重時尚流行的新經典;既關注民族、原生態,又支持創新與跨界;既致力于國內新劇目的制作,又關注與國際演藝界的接軌與合作。”天橋藝術中心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王琛介紹說,“從今年11月20日啟動的開幕演出季將延續至明年2月底,直至明年春節結束。開幕演出季期間將上演音樂劇《劇院魅影》、話劇《法源寺》,以及十大新銳導演劇目展等多種藝術形式約170場演出”。
天橋演藝聯盟的負責人介紹說,天橋藝術中心的啟用對于未來天橋演藝聯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將來,將借助天橋藝術中心這個平臺,開展行業、人才、劇目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王琛介紹說,天橋藝術中心還將自成立之日起,還將與天橋演藝聯盟推出每周藝聚、每季度開展行業間的高峰論壇、每年舉辦一次文化廟會,以文化回報市民的熱烈期待,此外,作為主要面向青年藝術家和原創作品推出的扶新計劃,天橋藝術中心在開業后將首先啟動駐場藝術家計劃,為種子選手提供排練場支持、劇本輔導,也為成熟藝術家提供推廣至國際市場的平臺。在文化傳承方面,藝術中心開業后將推出“時光行者”系列活動,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藝術,為戲曲、音樂、舞蹈、民間美術等領域的非遺傳承人和傳統藝術藝人搭建展示的舞臺,并將適時推出“新京味”主題劇目展演等活動。
據悉,從籌備工作的開展到正式成立,北京天橋演藝聯盟先后策劃了“天橋惠民藝術展及天橋藝術沙龍”、“天橋音樂劇演出季”等品牌活動,聯盟先后邀請鄒靜之、濮存昕、三寶、關山、何曉彬、崔琦、周好璐等藝術名家走近市民,舉辦了涉及昆曲、話劇、音樂劇、雜技、相聲等藝術形式的講座,尤其是去年年底,北京天橋演藝聯盟作為主辦方,從全國甄選了《錦繡過云樓》、《簡愛》、《聶小倩與寧采臣》、《樓蘭》、《我期待》、《閃亮芭比》六部精品音樂劇,演出14場,近萬名觀眾走進劇場。在不斷協調會員單位引進世界級經典演出項目、打造優質的原創演藝項目的同時,聯盟非常注重社會責任,自成立之日起,還將與會員單位合作,開展通過藝術普及、惠民演出、文化傳承等活動,以文化回報市民的熱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