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家發改委透露,預計到2020年,北京、天津、石家莊三個城市的軌道交通將達到1500公里。有媒體報道,北京長安街以北有望新建火車站,具體選址尚未確定;針對此消息,記者今天上午未從國家發改委處得到證實。
據基礎司巡視員李國勇介紹,目前建設的鐵路包括北京到沈陽、呼和浩特到張家口、北京到張家口。今年即將開工建設的是時速將達350公里的北京至唐山城際鐵路。為了配合首都新機場的建設,北京到霸州的鐵路也將在今年開工建設,因其時速較高,可以稱為“高鐵”。
李國勇還介紹,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后,京津冀三地加上鐵路總公司組建了一個京津冀城際投資公司,專門負責京津冀地區的城際鐵路建設,而且以地方為主,鐵路總公司持有10%的股份,京津冀三地各占30%股份。
據記者了解,有媒體報道了關于北京新建火車站的消息,稱“目前已確定將在北京長安街以北新建火車站,位于西直門的北京北站是備選之一,但鑒于該地區已非常擁堵,目前選址仍未確定。”今天上午,本報記者就此詢問國家發改委新聞處,稱該消息并未得到證實。殷呈悅 J241
相關新聞
北京北站具備動車停靠條件
北京北站位于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地區,東側為西直門公交樞紐,南部緊鄰西直門立交橋與西直門地鐵站,有2號線、4號線地鐵與13號城鐵交會,離通遼站836公里,距包頭站只有809公里。利在交通便利,弊在交通壓力大,經常堵車,是市內有名的“堵點”。
北京北站始建于1906年,原名“京張鐵路西直門車站”,是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條干線鐵路——京張鐵路上的重要大站,車站的站房、站臺、機車等均為詹天佑主持設計,站房建筑采用西方古典風格。1923年,京張線鐵路向西延伸至綏遠,西直門車站改稱“平綏鐵路西直門車站”。20世紀70年代,北京市區內部分鐵路因為地鐵的修建而進行拆除,西直門火車站就成了京包鐵路的起點站,從北京去往內蒙古通遼、赤峰及八達嶺長城等地的旅客,都需要從北京北站出發。1988年,西直門火車站改名北京北站。
2005年,北京北站改造工程動工,包括站臺、鐵道線路、行車信號等的改造,站房擴建及大跨度無站臺柱的雨棚工程建設。2009年,改造后的北京北站正式投入使用,一直使用至今。新建的主站房大樓地上6層,地下2層,高31.5米,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其中,地面一層以及地下一層供旅客候車使用,設有候車廳、售票處,與西直門交通樞紐相通,臨近地鐵2號線、地鐵4號線和13號線出入口,可與北京地鐵、城鐵換乘。改建后的站臺有效長度由原來的377米延長到550米,站臺高度也由原來的70厘米提高到125厘米,具備停靠動車、高鐵的條件。北站一共8股道,為盡頭式車站,只能同時停靠4趟列車。
北京北站客運支部書記王寶峰告訴記者,目前北京北站到發列車日均19趟,主要是以赤峰、通遼、齊齊哈爾、滿洲里、包頭、呼和浩特、承德方向、S2線為主,S2線都是內燃機車,其他方向均為普通列車,還沒有高鐵、動車停靠。春運最高峰時,曾經有27對到發列車。候車面積地上3000平方米、地下5000平方米,按照最大飽和狀態來計算,地上最多容納1300多人同時候車,地下最多1800人,加起來也就3100人。目前,北京北站共有兩個售票廳,地上售票廳共8個售票窗口,7臺自動取票機;地下售票廳只負責退票業務,地下西側還有一個自助取售票廳,有6臺設備。從現在的運行情況來看,北京北站日均客流將近1萬人,最高峰時在1.6萬人左右。站區南廣場面積1800平方米左右,實際使用面積1000平方米。孫文文 J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