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金巖立微博承認出軌,曾稱北京房價賣不到每平30萬是開發商的恥辱,后被拍到和妙齡女子漫步沙灘。現微博承認出軌。
金巖石資料: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現任鑫星伊頓首席執行官(CEO)www.popeton.com),南開大學經濟學博士。金巖石博士既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又有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和產品設計能力,被海內外媒體譽為“索羅斯的中國門徒”、“納斯達克市場的活字典”。
金巖石履歷:
在唐山大地震之后的1977年,他幸運地考上了南開大學經濟系本科生;1979年越級考取經濟系研究生。1982年畢業后,獲南開大學經濟系碩士學位,并留校先后擔任南開大學經濟系助教、講師。在1984年,他又考取了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師從時任南開大學校長的滕維藻教授,并獲得南開大學博士學位。
1991年--1992年,美國太平洋證券公司注冊經紀人;1992年--1994年,美國公司證券集團(現J·W·CHARLES,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馬里蘭州地區副總裁;1994年--1999年,兼任美國三普證券公司大華府分公司經理, 1997年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持股8%為公司第四大股東,并擔任投資委員會主席。1999年--2001年,兼任美國管理技術大學客座教授;兼任美國格林證券公司大華府分公司經理,持有格林證券1%股權。1994年--2001年,美國三普投資管理公司總裁,執有美國證券業從業執照7號、63號(證券經紀)、24號(注冊經理或總監)、4號(期權經理或總監)和65號(基金經理和投資顧問)等多種證券從業執照。
于2001年底回國并加盟“湘財證券”,任首席經濟學家、國際戰略委員會主席、國際業務總監。在2002年組建中國首家合資證券公司---華歐國際,2003年完成中國首家存量股權轉讓型合資基金公司---湘財荷銀(現泰達荷銀)。2004年受聘于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證券法》修訂世界銀行技術援助項目專家,并擔任《證券法釋義》副總編。在2008年,他加盟上市公司——“國金證券”,任首席經濟學家。同時,他還兼任上海交通大學海外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中國政法大學,中南財經大學等著名高等院校的EMBA教授。
金巖石作品:
《金巖石解讀中國經濟》國家行政學院音像出版社出版
課程大綱:
1、中國股市的價值投資 2、牛、熊市和經濟周期 3、創業板塊 4、港股A與H的關聯 5、不同投資人的博弈 6、股市與樓市的互動 7、城市住宅需求結構 8、二手房定價 9、保障房 10、房價多高才合理 11、黃金天然是貨幣 12、美元與黃金(上) 13、美元與黃金(下) 14、世界貨幣體系與人民幣 15、中國的外匯儲備管理 16、你為什么關心宏觀經濟 17、從家庭支出看宏觀經濟 18、政府的宏觀調控是干什么 19、現代社會的新財富是什么 20、如何應對現代經濟周期的變形
金巖石主要觀點:期待房價大跌不現實
本輪樓市調控的目標究竟是什么?金巖石說,正式版本是遏制少數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等一線城市的房價經過調控,房價上漲已經得到了控制,“正版目標”已經實現了。
為什么老百姓覺得房價沒跌?金巖石表示,實際上,這是因為坊間還流傳著一個山寨版目標,即樓價要跌20%、30%,甚至跌到老百姓都買得起,這些老百姓的標準是打工者和剛剛畢業的大學生。
“要實現山寨版目標要等到超級泡沫破滅,按照國際經驗,當城市化基本完成,即城市化率達到60%,樓市可能崩盤。因此,現在山寨版目標無法實現。”金巖石說,在目前中國城市化建設高歌猛進的時候,期望房價大跌,是不現實的。”
金巖石認為,當一個城市自有住宅率超過50%,城市就會死亡。如果剛剛畢業的人都能買上房,那么國家就會衰亡,因為這會令人喪失目標,喪失實現目標的動力。
房產稅5年內無法開征
就目前的調控政策,金巖石認為,之前出臺的樓市調控政策現在還看不出有松動的跡象。至于房產稅是否會出臺,金巖石說:“我覺得5年之內都不可能推出。主要是因為缺少法律依據,還有就是對商品房征房產稅了,非商品房、小產權房和政府房征不征?目前,中國非商品住宅和小產權房都超過60億平方米,而商品住宅到今年為止才剛剛超過50億平方米。這些房子的數量都很龐大,征不征會很糾結。”
此前,金巖石曾經建議,6月份買股、12月買房。昨天,金巖石重申,事實證明,針對股市的建議是正確的,今年12月份是比較好的買房時間。
對于大家期望房價大跌的想法,金巖石更是語出驚人:“現在全世界只有平壤和哈瓦那實現了這個目標。想要人人居者有其屋,那是杜甫喝醉酒時說的話,你們如果相信這會實現,不是你真傻就是裝傻。如果剛畢業的大學生和涌入城市的打工者一進城就能買上房的話,誰愿意走?沒人走這個城市就不會有流動性,一個城市沒有流動性,就像一個人的血液停止流動,就意味著死亡。”
看好下半年行情 6月買股 12月買樓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金巖石在廣州接受羊城晚報記者專訪,對下半年股市與樓市作了相對樂觀的判斷。他認為,由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歐元區國家聯手,提出一攬子解決其債務危機的方案,已經意味著金融海嘯的正式終結。而中國股市,在各主要大城市6月份出臺完相關的調控細則之后,股價便會企穩上漲,而最多半年之后,對樓市采取觀望態度的買房者將會積極入市。
金巖石表示,希臘是一個經濟總量非常小的國家,只相當于中國一個較大一點的國有企業,所以把希臘的債務危機炒得如此火熱,說明很多人缺少起碼的常識。希臘債務危機最主要的危險在于,它是否會成為其他5個歐共體成員國債券危機爆發的導火索,從而引發歐元解體,這才是這場危機最關鍵的核心。也正是因為看到了希臘債券危機背后的這樣一個前景,索羅斯才會再度出手做空歐元。但是,這種可能出現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德、法兩國要改變原先的承諾,不對歐元區內其他國家的財政困難承擔救助責任。現在這種可能已經沒有了,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協調下,救助方案已經出臺并加以實施,近期也沒有更多的歐元區國家隱性的債券危機浮出水面,所以,歐元穩定的目標有可能實現。歐元之父蒙代爾就表示,歐元對美元不會跌破1比1的價格。這實際上可以說是金融海嘯的終結。
在談到此次希臘危機可能會對中國的經濟造成何種影響時,金巖石表示,由于中國實行的是緊盯美元的匯率政策,所以歐元相對美元貶值15%到 20%,等于是人民幣相對歐元也升值同等幅度,這意味著此前市場預期人民幣年內升值的可能性沒有了。同時,由于歐盟是中國第二大出口對象,所以歐元貶值將會影響相關企業的出口,并帶來經濟增長放緩、中國外貿盈余出現下降的可能。
由于再次出臺了針對房地產開發的嚴厲政策,股市中的地產板塊再次下挫。對此,金的評論是:“樓市地震,股市遭殃,但反過來你想,樓市休戰,股市反彈啊。”他認為,政府對樓市的打壓,就是要把樓價從過快上漲中打下來,但是樓市平穩上漲的力量是擋不住的。因為中國兩個流動性加一個稀缺性,決定了樓市的價格一定會漲起來。一個流動性是人口的流動性,另一個是人民幣的流動性,而中國是一個人均國土資源不多的國家,所以樓價在政策的打壓下,只能是從過快增長轉向平穩增長,即從一年、二年就翻倍,轉向一年增長百分之十幾這樣一個水平。現在這樣一個目的已經基本達到,所以,到6月份一些大城市出臺配套調控政策的實施細則后,樓市政策環境相對平穩后,股市有望迎來上漲。
金最后的結論是,由于中國樓市與股市經常出現3到6個月相對滯后的翹翹板效應,所以最佳的投資策略便是6月買股,12月買樓。
高房價有利窮人
6月8日,獨立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教授金巖石接受媒體采訪稱,“如何建立合理的住房體系?就應該讓豪宅賣出天價,然后政府有錢了,就能給窮人建保障房。高房價不是為了讓富人發財,而是讓窮人能住上房子。這才是關鍵。”在網上引發熱議,并被多家媒體批判。[1]
曝金巖石篡改資料冒充簽名
大名鼎鼎的金巖石是如何與這名普通的華僑老中醫扯上債務關系的呢?戴福年向《每日經濟新聞》講述了金巖石在美國的相關細節。
上世紀九十年代,和不少華僑一樣,在美國開中醫診所的戴福年異國安頓下來之后,逐漸接觸到了證券投資方面的內容,尤其是電視臺頻頻播放的投資節目更是讓他們對投資資本市場賺錢充滿了渴望。正是在那個時候,經常在電視上露臉講授投資的金巖石進入了戴福年夫婦的眼簾。
“金巖石在當時的華人圈里是很出名的。”11月13日,戴福年通過越洋電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因為自己和太太都不會炒股,看到金巖石名氣很大,所以他們就去找到他代理投資。
根據多個公開資料顯示,金巖石在1991年加入美國證券行業,并在1994年與人合股成立三普證券公司。金巖石在其中擔任總裁,是公司的第四大股東。三普證券在納斯達克OTCBB板塊上市,隨后不久公司被除牌。而正是在這個期間,戴福年將自己的辛苦錢拿給金巖石代理投資。
戴福年說,當時自己第一次找到他的時候,金巖石答應了幫忙代理。但是因為遲遲沒有實施,戴福年問原因,才知道金巖石已經離開了三普證券,到了另外一家名為Globalink的證券公司。不久,正是在這家公司,金巖石與戴福年簽署了相關協議,并投下了10多萬美元。由于自己掙來十多萬美元還是不容易,戴福年和金巖石簽署協議的時候,始終強調的是“不要冒險太多”。
但是令戴福年沒有想到的是,簽署協議時候的期望很快就降到最低點,最終10多萬美元只剩下2萬多美元,巨大的損失讓戴福年夫婦感到心痛。于是他們聘請律師對金巖石展開調查。
經過調查,發現金巖石投資的項目并非戴福年夫婦所知曉的,在投資之前也沒有告知他們,而這是簽署協議的時候不許可的。其次,在獲悉戴福年將提起訴訟后,金巖石對相關協議中的授權資料進行篡改,虛假擴大其代理投資的授權。更重要的是,金巖石在新的公司里并不具備相關執照,如果要代理投資必須公司總經理進行簽名,而金巖石則冒充總經理的筆跡對協議進行了簽名。
“所以,綜合上述具有欺騙性的行為,我們將公司和金巖石等都起訴了。”戴福年說,按照美國法律的規定,證券投資之類的“官司”需要在證券委員會起訴,并由證券委員會裁決。根據最終的裁決,自己贏得了“官司”,并獲得了美國相關法院的證明,中國駐美大使館也對相關文件的真實性進行證明。但是由于金巖石在沒有裁決前就“人間蒸發”回到中國,所以十多年了,他們也沒有獲得金巖石的賠償。
金巖石:肯定沒有直接責任
突如其來的跨洋追債是否是真的?
《每日經濟新聞》昨日(11月24日)下午致電金巖石,詢問相關情況。對方匆匆告知,因為要去南極,飛機即將起飛,所以不方便說話。隨后,記者再度電話詢問,金巖石仍舊匆匆掛斷。
為了核實相關信息的真偽,《每日經濟新聞》通過短信詢問,不久獲得的回復稱:“十幾年前的案子。是我在美國的證券公司所屬一個注冊華裔經紀人與客戶的事。”他進一步稱:“證券公司有程序處理,應該是過了我需要介入的時間了,股市投資盈虧的事情我也說不清。多謝關心。”
至于是否會償還債務的問題,金巖石表示,自己肯定沒有直接責任,否則也不會十年后才找他,不過,“記得這個客戶給我做過兩次按摩”。他稱,他的律師將直接與記者聯系。
據其稱,在此前的十年時間,對方真的沒有找過他,“應該是讓律師擋住了,經紀人姓傅,是他們的朋友,所以我就沒管,畢竟隔著好幾層。”
對此,戴福年表示,判決書上寫明的,一直追究金巖石的罰款,并追究利息。這可能意味著追訴一直有效。
在美被禁
美國證監機構報告顯示,金巖石于2003年和2004年被取消了準入美國證券業的資格。
正當證券業界人士執業誠信問題為人們所詬病之時,一個財經人物的過去鮮為人知的經歷也逐漸浮現。
從11月25日起,持續被追蹤報道的知名財經人物金巖石被曝因篡改客戶授權交易巨虧,而受到美國老中醫跨洋追債一事,在國內財經界引發巨大震動。
而從美國金融業監管局網站查閱檔案獲悉,金巖石 (英文名為Jin,YanshiRock)的名字出現在2003年和2004年美國金融業監管局的紀律處分報告上,他分別于2003年和2004年被取消了準入美國證券業的資格。
查閱到的分別在美國金融業監管局于2003年10月和2004年3月發布的《紀律和其他證券商協會行動》(DisciplinaryandOtherNASDActions)顯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Jin,YanshiRock被名列在了取消準入資格并提起訴訟的名單中。
其中,2003年10月的報告顯示,"因未能按照NASD(美國證券交易商協會)規章第8210條的要求提供信息,根據NASD規章9544條,對以下人員取消準入資格",其中,對Jin,YanshiRock的處理從2003年8月5日起生效。
2004年3月的報告顯示,"因未能按照NASD規章第8210條的要求提供信息,根據NASD規章9544條,對以下人員取消準入資格,提出訴訟。"其中,對Jin,YanshiRock的處理從2004年1月20日起生效。
如果金巖石在國外的從業違規情況屬實,同時金對此事進行了隱瞞,那么是否會影響到其在國金證券的任職?中國證券監管機構是否也會相應做出相關反應?
有業內人士稱,金巖石此時一直在國外,可能是為了躲避這個風口,避免媒體過多曝光,引起監管層重視。東方證券一位副總甚至表示,國家目前正在打擊內幕交易,防止操縱市場。金巖石的國內知名度很廣,作為國內知名的首席分析師,背后有巨大的利益集團,他用自己的平臺進行個股評論,影響力很大,容易踩到“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的紅線,他可能涉嫌股票內幕交易,因此選擇此時辭職。
金巖石國內助理李一欣表示,金是通過電郵方式將辭職信息發給國金證券,其辭職具體原因不詳,“一切要等金博士回國后才清楚,現在不方便評論”。
辭去職務
國金證券公告,公司于2010年12月4日收到金巖石辭職申請,公司接受其辭去首席經濟學家的申請。
金巖石公開資料顯示,金巖石在中國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后,曾在哈佛大學從事學術研究,1990年在美國塔夫茨大學從事研究。1991-2001年在美國證券業創業,所創三普證券于1997年在納斯達克借殼上市,后被摘牌,21世紀初回國后加盟湘財證券,2008年加盟國金證券,任首席經濟學家,2010年12月4日辭職。
國金證券稱不了解金巖石美國從業經歷
國金證券的公告顯示,公司于12月4日收到金巖石辭職申請,公司接受其辭去首席經濟學家的申請。國金證券方面表示,對金巖石此前在美國的從業經歷并不是很了解,在聘用他時主要關注的是他的研究能力和對股市的判斷力,在此后的工作中,他的能力也得到了認可。至于媒體現在的種種質疑,國金證券方面表示,由于金巖石不在國內,也不便去做任何調查和揣測。
金巖石下課 其三普往事或屬虛構
12月4日,國金證券發布公告,稱于當日收到金巖石的辭去首席經濟學家的申請,并接受其申請。
此前,金巖石被爆涉及被一位美國老中醫跨國追債一事,并被爆出十年前在美從業期間曾有污點。
根據本報從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查到的資料顯示,除了牽涉到在美國的8件糾紛和訴訟案,金巖石或許還隱瞞了其在三普(Sunpoint Securities.Inc)的從業經歷。
三普創始時間疑點
國內眾多公開資料顯示十年前,金巖石曾在美國創立三普并在納斯達克上市,包括金巖石自己在各種場合也屢屢提及當年創業經歷,而據在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披露的三普(Sunpoint Securities.Inc)文件顯示,無論是公司創立過程,還是股東、高管內容,都未提及YanshiR. Jin(金巖石)的名字。
2010年9月底登陸港交所的博士蛙招股說明書顯示,金巖石,55歲,為博士蛙集團獨立非執行董事并于2010年9月8日獲委任為本集團董事局成員。金博士目前為于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匹克體育[5.51 0.73%]用品有限公司的非執行董事;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行金融董事及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杰出教授。金巖石1989年取得南開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87年獲得索羅斯基金會資助,出任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在證券及企業融資方面擁有豐富經驗,為CSG/JW Charles Securities 之注冊證券經理人及期權經理人及為Sunpoint Securities 創始人之一。
SEC在1997年7月2日披露的Sunpoint Securities.Inc報告顯示,Sunpoint成立于1989年9月25日,是注冊于德克薩斯州位于Longview市的一家金融集團公司,當時名為“Sun Financial Group”。1990年9月25日,該公司易名為Sunpoint Securities.Inc。1996年7月,Sunpoint在納斯達克板塊上市,代碼為“SNPC”。
據FINRA(美國金融業監管機構)披露的檔案,金巖石分別在1992年7月10日、1993年11月22日、1991年8月2日、1991年8月16日和2000年1月29日通過注冊期權負責人考試、綜合證券負責人考試、證券經紀人執照考試、證券經紀人州政府法規考試和證券顧問州政府法規五項考試,通過考試的時間都在Sunpoint Securities創立之后.
股東、高管團隊不見金巖石
上述SEC披露的Sunpoint Securities的報告中,股東及管理層信息中未提及YanshiR. Jin。
報告顯示,截至1999年7月2日,持有Sunpoint Securities任何種類股權超過5%的席位共有7席,其中Van R. Lewis.III持有37%的普通A股、100%的普通B股, Sue Read持有100%的B類可轉換優先股,此外Mary Hatzenbuehler 、Jerry & Wanda Packwood、Chester & Peggy Riggs、Sunpt Securities Custodian和Lindsey Vinson 分別持有7%、7%、10%、20%和6%的C類可轉換優先股。
在上述報告中,同樣詳細披露了Sunpoint Securities截至1999年7月2日前的董事、主管人員、重要工作人員的信息。創始人、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Van R. Lewis.III;董事、執行副總裁Marvin W. Sapaugh;董事、審計委員會成員、執行副總裁、CFO、首席金融業務部長Mary Ellen Wilder;董事、審計委員會成員John C. Pope;董事H. Wayne Smith ;審計委員會成員Richard Muffler ;首席運營官、分公司經理Brett W. Hagen;執行副總裁、監事Donald L. Katz;副總裁、監事Dianne B. Childers;部門經理、交易員Denise D. Ponder;部門經理、結算系統負責人Joseph P. Walsh;經紀發展業務負責人Tammy L. Jackson;部門經理、管理信息系統負責人Barry W. Gabriel;顧問 Mary Powers。
此外,有媒體報道,金巖石被取消了準入美國證券業的資格。對此,國金證券相關人士回應稱,美國的證券從業資格是需要付費的,兩年內不付費就取消從業資格,同時他還強調,不管過去情況如何,作為首席經濟學家,對金巖石的學術能力很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