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韓明生前書寫過的病歷
宋韓明醫生值班時在轉運床上休息
本報訊(記者賈曉宏)又有一位醫生猝然離世,而且還是80后!昨天凌晨,中日醫院外科重癥監護室年輕醫生宋韓明在工作病區內被發現呼吸心跳停止,經6個多小時全力搶救無效,不幸去世。中日醫院表示,目前宋韓明的具體死因正在調查中。他的同事們都感到十分惋惜和不舍。
宋韓明是北京大學醫學部2002級八年制學生,2010年畢業后來到中日醫院工作。能夠考上北醫八年制的學生,在高中時代必定是學霸,他在大學階段也是“神級學霸”。中日醫院外科重癥監護室主任李剛說,2010年他把小宋招到醫院,“當時招生的情景歷歷在目:他瘦瘦的,個子挺高,面試時思路清晰、談吐很好,我很喜歡他。”宋韓明對病人很好,很細心,也很勤奮,科里年輕大夫說,一些專業書籍都被宋韓明翻看得爛了。其實去世前一天晚上本來不是他值班,“他下班回到家里,晚上八點多鐘又返回醫院,媽媽問他有什么事,他說是工作上的事,結果沒想到竟成了永別。”
宋韓明出生于1983年。但他的很多同學、同事都稱呼他為“老宋”。他的一些做派的確非常“老”,比如很節儉,平時穿的衣服鞋子都是很舊的款式,有的感覺甚至像高中時代的衣服,老宋的想法是“能穿就行,不用買新的”。別的醫生都用簽字筆,用完就扔,只有他用吸水的老式鋼筆。老宋飯量很小,他說吃多了浪費,餓的時候才能保持頭腦清醒。老宋不談戀愛、不看電影、不愛美食,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患者。值班的時候,他每十分鐘就會出現在病人床頭一次,同事們都稱他為“幽靈”。
最近一段時間,經常有年輕人猝死的新聞。高強度、高壓力、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下,如何避免自己成為下一個猝死的人?有研究證明,超過九成的猝死者都能找到猝死的原發疾病,猝死者看似健康,實際上身體內暗藏殺機。最常見的就是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年輕人也要對自己的身體給予適度的關心。除了心腦血管疾病外,肺栓塞、藥物過敏,甚至花粉過敏等也能導致猝死。中日醫院也給職工們發出一封信,“請大家一定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健康,為了自己,也為了愛著我們的親人、朋友、家庭和患者。”
鏈接
近年來猝死的醫生
■2013年11月,武警總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王奇連續五天做手術搶救患者,做完最后一臺手術,他感覺不舒服,準備回家休息,結果暈倒在家門口。半個月后逝世,年僅49歲。
■2014年10月12日,積水潭醫院燒傷科主任醫師張普柱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55歲。
■2014年10月24日,阜外醫院麻醉醫生昌克勤在手術室內突然昏迷,發現時已無呼吸,CT檢查顯示其腦干出血30毫升。昌醫生當時只有42歲,住院不到一周去世。
■2014年10月25日,積水潭醫院骨科的骨腫瘤專家丁易在泰國參加亞太骨科年會期間,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48歲。
■2015年4月12日,北京友誼醫院心外科副主任醫師李大連教授猝死,年僅48歲。
圖片摘自網絡J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