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峰、郭曉東兄弟倆是從沂蒙山區走出去的影視明星。在娛樂圈,兄弟倆的敬業、勤勉一直有口皆碑。作為革命老區走出的明星,他們秉承并堅守著沂蒙人民的特質——淳樸、善良、踏實、勤奮。在郭曉峰看來,家風首先是和諧。中國人講究以和為貴,和睦對于家庭來說至關重要,而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學校,精神財富在和睦的家庭關系中潛移默化,代代相傳。
父親的家書:信末永遠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父親寫信給我們,信末尾永遠都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生長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父親只上過3年學,但卻深知學習的重要性,每次給兄弟倆寫信,都不忘叮囑他們要好好學習。在郭曉峰的腦海中,父親和其他農民并不一樣,地里風吹日曬之余,他喜歡看報紙,即使是過期很久的報紙,他看過之后還會用心的收集起來。曾經有幾年的時間,兄弟倆回家的行李包里總是留下很大的一塊空間裝報紙,帶回家給父親。郭曉峰說,現在回過頭想起父親的樣子,還感覺有些文人氣質。而在為郭曉峰和郭曉東起名的時候,父親也將學習的期望寄托在了兄弟倆的名字中。實際上,郭曉峰和郭曉東,原名分別是郭廣學和郭廣習,“學習”二字融入他們的名字,就是為了鼓勵兄弟倆,時刻不忘學習。郭曉峰至今都記得父親說過,想做什么只要用心去學都不怕晚。對于他們今后在演藝道路上的探索與成功,郭曉峰的父母更是為了他們無條件的支持。
兄弟倆從小就喜歡表演、唱歌。從小,郭曉峰就經常帶著小伙伴們排練節目。比如看了別人演的有意思的,就會用心記下來,或者看了文藝書刊上的,也會根據內容創作出新的節目。郭曉峰排練的第一部小品在全縣文藝匯演中還得了二等獎。“我是看了當地的《莒南文藝》排的小品,那個小品名為《賣辣椒》,我演賣辣椒的,曉東一人演了四個角色,分別是老太太、老師、工人、農民,不同身份不同年齡的人,在買辣椒的過程中展現不同的態度。”當時的農村,許多家庭吃飯都成問題,兄弟倆整天又唱又跳的,有些鄉親不理解,風言風語給了郭家父母很大的壓力,但他們卻從未反對過哥倆,因為知道他們不會做“壞事”。這些事情父母以前從來沒跟兄弟倆提起過,直到最近郭曉峰才聽母親說起。
在郭曉峰十幾歲的時候,當時特別想學吉他,天天纏著媽媽要買吉他。那一陣子媽媽身體不好,天天躺在病床上,可父母什么也沒說東拼西湊借了一百多塊錢就讓他去買。從縣城到了臨沂,郭曉峰反而猶豫了,沒舍得去買。郭曉峰說,父母從來不會給他們講什么大道理,卻總是用實際行動傳遞給他們不怕困難,決不放棄的信念。對于他們哥倆夢想的無條件支持,給了他們迎難而上的莫大力量,他們就是這種力量讓兄弟倆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最終走上成功的道路。
為積極向上的理想信念而奮斗
對于知識的渴求,對于夢想的執著,從此深深埋藏在兄弟倆的心中。郭曉峰說,父母對他們的影響可以直接復制到自己的孩子身上,那就是有愛好就去發揮,你喜歡了不用說他也會自己去做好,只要你喜歡就會去努力用功,任何一個人都是這樣。回顧郭曉峰、郭曉冬兄弟倆的奮斗歷程,倆人共同的一點就是執著,對文藝的愛好和執著。
“我干過服務員、飼料員、清潔工、建筑工、伐木工、雕刻工、印刷工、郵遞員,養過蝦,喂過魚,跑過龍套,當過歌手,走過穴。”在最新一期播出的真人秀節目《真正男漢》里,郭曉東和戰友們分享自己從前的經歷。在如此艱難的情形下,哥倆依舊堅持了下來。沒有令父母失望的是,哥倆在人生歷程中不斷學習,從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成長為家喻戶曉的影視明星。郭曉峰說,他們從父母身上學到的堅韌的品質,讓兄弟倆受益匪淺。因為本身家庭條件并不好,他們只有通過自己的再學習,再努力,他們才可以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一點。當初郭曉東去北京時,郭曉峰在二舅的帶動下去安徽學車,后來在浙江湖州找到第一份工作,“在當時一個月有一千多塊錢,也還算不錯的收入。”由于曉峰技術好,大家也很喜歡他。但是只有一個月,郭曉峰還是懷揣著對弟弟的牽掛,對“夢想”的不舍去了北京。在北京電影學院學導演時,郭曉峰對待拍戲、寫劇本,比高考復習的學生更努力,就像他在拍攝《大清鹽商》和《點金者》時,兩部戲是同時拍攝,背臺詞都要到凌晨三四點鐘,在他看來這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學習歷練。 2002年,郭曉東憑電影《暖》斬獲東京電影節金麒麟大獎,之后逐漸成為國內一線男星。而郭曉峰主演或參演的電視劇,也分別在央視和各大衛視熱播,創下了極高的收視率。郭曉峰也人氣高漲,被譽為“收視福將”。
從事演藝事業后,兄弟倆忙于打拼事業,但最起碼每年都會回來一趟。后來父親過世,母親隨著他們到了北京。演員的職業特點是沒有節假日,兄弟倆回老家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但只要是有時間,郭曉峰兄弟倆都會盡量的回來支持老家的活動。近日,郭曉峰還回臨沂,真情助陣在家鄉舉辦的慈善捐助活動。從內心來說,郭曉峰也希望順便能借機回家鄉看一看,因為出門在外的人對家鄉的情感的確不一樣。而郭曉東也把自己的投資計劃放在了家鄉,他和他的影迷會“冬青森林”一起,在家鄉捐建了希望小學。這個六一期間,郭曉東一行再次來到莒南縣坊前中心小學,為學校的小學弟小學妹們送上祝福、禮物。他在微博中特別寫道,“希望同學們從小開始塑造性格、鍛煉體魄、武裝頭腦、頑強拼搏,為長大后建設家鄉、報效祖國而時刻準備著。最好的行動勝過一切語言,堅持的力量會儲備無限能量……”正如哥倆說的那樣,“不管我有多大的成就,我的根始終在那里。我有義務盡自己的力量為家鄉人民做點事情!”
2010年年初,郭曉冬榮獲了由中國倫理學會評選出的中國演藝界十大孝子之一。2011年10月,《我是真的》登陸六大衛視后,頓時掀起收視狂潮,郭曉東、郭曉峰兄弟分飾一人,那種兄弟之間與生俱來的微妙感覺在這兩個角色中發揮得淋漓盡致。接受采訪的兄弟倆回憶起從北漂到踏進演藝圈的那段艱辛,還有相互間的關照與鼓勵時,均眼眶濕潤,動情良久。郭曉東袒露是哥哥郭曉峰當年放棄了工作來北京陪自己一同實現夢想,在成名的坎坷路上,哥哥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無論從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給予了最大的支持,可以說是哥哥幫自己圓了的演員。這一路兩人可謂是一同為理想進步。在現場,從兩兄弟一顰一笑以及簡單樸實的語言之間,就能感受到這一路上兩人不一樣的兄弟情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