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區內懸掛的“讓農民滿意”。朱志庚攝
廠區內懸掛的“請政府放心”。郭亞楠攝
廠區內15個大型標準倉庫匯聚周邊地區32萬噸糧食。郭亞楠 攝
中新網南京1月29日電 (朱志庚)2014年11月27日,國家發改委發出“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倉”的號召。維維集團率先響應,先后和國內外大型糧油企業合作興建了4個現代化糧食倉儲基地,總儲量達160萬噸。2016年1月初,位于黃淮海經濟區的維維糧油倉儲物流園正式開門納糧,一期可儲糧32萬噸,是江蘇目前最大的糧倉。 1月29日,記者在104國道張集段遠遠的就看到沿路停放著大量滿載糧食的大貨車,一輛接著一輛緊緊排著有數公里遠一眼望不到頭。沿著車流記者一直走到維維大道的盡頭,才發現是有一座規模龐大的糧庫——維維糧油倉儲物流園。保安們在大門口,正在指揮車輛有序駛入,按照順序開到指定倉庫門口等待卸貨。廠區內一派繁忙景象,一排排的倉庫門口停滿了等待卸貨的卡車,車門漏斗打開,水稻順著轉動的傳輸帶流進倉庫,空氣中彌漫著水稻香味,面帶防塵口罩的工人們不時發出有節奏的號子。 在倉庫大院內的墻上掛著數條紅色的橫幅引起了記者注意,橫幅上寫著“政府怎么定咱就怎么辦請政府放心”、“糧價值多少咱就給多少讓農民滿意”。“我是連云港贛榆的,今年是第一次朝這里送糧食。”一位自稱姓曹的農戶告訴媒體,以往這個時候送糧食比較困難,徐州周邊糧庫都是滿滿的,經常跑好遠路送到外地倉庫,現在方便了,不用長途跋涉運外地了。 維維糧油事業部負責人岳邦真介紹,位于徐州銅山區張集鎮的糧食倉儲基地目前一期總容量32萬噸,占地255畝,有15座標準倉庫,每個倉庫面積達4800平方。“這個倉庫目前是江蘇省最大的,在全國也應該是最大的。由于智能化程度較高,現在這么大倉庫僅僅有50多個專職員工,加上臨時搬運工最多不到150人。”岳邦真說,倉庫建設資金由維維集團出資建設,代收糧食的錢由國家提前預支。收購糧食執行國家最低保護價,每斤水稻1.55元,比市場價高出很多。前來送糧食的主要是徐州周邊淮海經濟區的農戶。 作為在糧食系統工作30余年的老糧食人,岳邦真向記者分析自己所理解的“儲糧難”,“我們國家糧食連續十年豐收,產量增加,但是種糧的農戶存糧積極性卻不高,不是以往餓肚子的時候了,現在糧食收下來之后就賣掉,因為存糧食還要定期翻曬,儲藏條件不好還容易遭蟲鼠侵擾。再者,受供應相對充足,中間商也是盡量減少降低庫存。同時,經過幾年的農村土地流轉,種糧大戶最多的也不過幾百畝地,規模相對偏小,他們單獨建倉庫的成本太高。另外目前國際糧價低于中國國內,這些因素加劇了儲糧難。種糧、買糧、賣糧、生產加工等環節都降低了人們儲糧的積極性。” 28日下午,維維集團新聞發言人菜田說,作為糧食出身的企業,維維積極響應國家“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倉”的號召,先后和中糧、中儲糧、中紡等國內外大型糧油企業合作,在江蘇徐州、河南正陽、黑龍江綏化和佳木斯分別興建了4個現代化糧油倉儲基地。目前整體已經形成了160多萬噸現代化倉儲能力,130萬噸糧油加工能力的規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