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評:市場信心遭重創 滬指跌2.81%失守2700點
來源:中國經濟網
發布時間:2016-01-27 12:30:01
(原標題:午評:市場信心遭重創 滬指跌2.81%失守2700點) 今日早盤,滬深兩市高開,隨后迅速下行兩市翻綠,滬指再創新低,創業板一度跌1%,隨后供給側改革概念等權重股拉升,兩市沖高;然而資金上攻意愿不足,兩市沖高后再度下探,滬指再破2700點關口,連創新低。 從盤面上看,僅受益供給側改革的煤炭、鋼鐵板塊表現較為強勢,而昨日走勢較強的國資改革進入補跌階段。熱點的輪動較快及不可持續從側面反映出市場賺錢效應很差,可參與性不強。 截至午盤,滬指報2672.45點,跌2.81%,成交額1089.92億元,深成指報9105.80點,跌3.98%,成交額1624.97億元。 短期而言,市場繼續維持震蕩下跌的概率較高,至于想要抄底的想法最好打消,在市場明顯弱勢的情況下抄底猶如火中取栗,稍有不慎便會再度陷為被動。因此對投資者來說,近階段主要宜維持輕倉策略,多看少動。部分倉位較重的投資者如碰上市場反彈,在趨勢仍未走穩前應以減倉為主。 【消息面】 央行逆回購量創近三年新高 央行昨日繼續“加碼”逆回購操作。據央行公告,1月26日,央行進行了總量為4400億的逆回購操作,其中包括36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和800億元7天期逆回購。受此利好,昨日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繼續改善,資金價格穩中有降。昨日4400億的操作總量,較上周四的4000億穩步加量,繼續刷新了2013年2月以來單日投放規模的新高。從中標利率來看,7天和28天逆回購的利率繼續持平于上期,分別為2.25%和2.60%。 A股并購重組審核速度未減 新年首月31家企業上會 1月份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審核將于明日收官。根據證監會安排,1月28日,并購重組委將審核萬鴻集團、華燦光電和寶通科技的并購重組申請。至此,今年首月,并購重組委審核的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申請數量將達到31家。而從已經審核的情況看,截止到1月26日,上會企業的申請均獲得通過。 資金凈流出額創近兩個多月新高 昨日滬深兩市遭遇慘烈殺跌,逾千股跌停,滬綜指跌破前期低點,最低下探至2743.84點。在此背景下,資金撤離步伐加快,當日滬深兩市凈流出金額達到487.05億元,創下2015年11月13日以來的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尾盤市場快速跳水,凈流出金額也迅速擴大,超過100億元,達到101.94億元。短期市場情緒再次遭遇重創,市場企穩尚需時日。 四公司股東擬減持底價“洞穿” 部分上市公司大股東披露的減持計劃中曾設定有減持底價,在近日市場大幅調整之后,其中一些公司股票最新收盤價已經低于此前股東承諾的最低減持價,加之集中競價交易需提前15個交易日公告 ,這意味著這些公司大股東的減持行為近期將無法實施。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顯示,截至1月26日收盤,目前兩市有6家上市公司在減持計劃中設定了減持價格區間。 【技術面】 指數跌破2850點重要支撐,2850-3000點震蕩箱體被砸破,指數重歸下跌通道,而這對于后市而言,2850的強支撐位無疑就變為強壓力位。 【機構熱議】 國海證券:熊市思維是下跌主因 投資者情緒轉入熊市思維,利空對市場沖擊大,利多對市場影響小。利空減弱只能吸引相對收益投資者,而這部分投資者倉位并不輕,絕對收益投資者都在謹慎地等右側進場,導致市場對利多反應更弱,對利空反應更大。中長期的擔心也在壓制市場。創業板估值不合理、美聯儲加息、貨幣政策方向受到質疑、人民幣匯率和資本外流風險加劇、擔心國內國際經濟下行壓力。雖然這些利空目前均沒有出現更多數據證實,但熊市思維模式下,市場期待的是這些問題被證偽,在此之前,右側資金不敢進場。 華訊財經:投資者不宜過度恐慌性殺跌。 中期來看,經歷風險釋放以及政策紅利逐漸到來,市場正處于結構性行情醞釀之中,建議激進的投資者可適當進倉布局,穩健的投資者可等待真正的底部確立后入場。巨豐投顧認為,指數前期連續暴跌后,多種不利因素逐步削弱,市場沒有過多的實質性利空,指數再次瘋狂下殺往往會砸出階段性低點,尤其是在連續走低之后,這種可能性更會加大。因此,昨日下跌或是市場短期最后一跌,在央行流動性不斷釋放的背景下,指數震蕩回升值得期待。 A股市場板塊及個股漲跌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