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利潤增長料進入“個位數”時代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發布時間:2016-01-26 09:00:30
中國銀行業協會聯合普華永道昨日發布的《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5)》顯示,約40%的銀行家認為其所在銀行今后三年的不良資產率將在1%至3%之間,說明風險管理已成銀行業的當務之急。另外,預計銀行業營收及利潤增長進入“個位數”時代。 銀行業利潤增速預計將下滑 受訪銀行家普遍認為未來三年中國的GDP增長率將處于6.5%~7.5%的區間。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銀行業面臨著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監管趨緊等諸多挑戰,規模高速擴張和盈利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結束,利潤增速“個位數時代”已來臨。受訪銀行家對中國銀行業未來三年的營業收入與稅后利潤的增長預期有明顯下滑。八成左右的銀行家預計今后三年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速都將低于15%,約六成銀行家預計將低于10%。 未來四類業務最受關注 在國家政策的帶動下,城市基礎設施業成為銀行業信貸投放的首選行業;其次是醫藥業、信息技術服務業、公路鐵路運輸業和農林牧漁業。冶金行業和房地產行業仍為重點限制行業,且預期不良率將上升。之后是房地產業、造紙業、紡織業和船舶制造業。 未來,四類業務最受銀行家群體重視。公司金融中,小微企業貸款業務連續四年居發展重點之首,供應鏈金融業務和資產證券化業務分列二三位。個人金融中,個人消費貸款業務連續兩年成為發展重點,財富管理和信用卡業務分列二三位。同業業務中,傳統的同業存拆放業務仍是主要發展方向,其次是票據貼現和轉貼現業務。中間業務中,投資銀行業務收入預計將超過理財業務收入,成為中間業務收入的最重要來源。此外,在利率市場化與大資管時代的背景下,商業銀行的資產管理業務也成為中間業務收入的重要來源。 關注產能過剩行業和小微貸風險 產能過剩行業和小微企業貸款風險是銀行家關注的首要風險。鋼鐵、水泥、建材、船舶、光伏等產能過剩行業面臨經濟周期下行和結構調整的雙重壓力,經營環境更趨艱難,行業整體信用風險不斷攀升。當前環境下,小微企業面臨經營壓力大、成本上升、融資難等一系列問題,銀行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呈持續上升態勢,小微企業貸款風險也是應該重點關注的信用風險。房地產市場雖然已經進行了相對較長時間的調整,但房地產開發性貸款風險仍然受到較高關注,其行業風險依然不容小覷。 互聯網與金融加速融合 未來,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將保持穩定,并根據業務發展需要調整投入重點,反映出銀行信息化建設逐步由大規模投入階段進入精細化建設階段。在信息化建設領域,銀行家關注的焦點為核心交易系統建設、信貸管理系統及風險管理系統建設。 互聯網金融已經成為眾多銀行未來業務發展的重點。但銀行業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面臨的各種風險也值得警惕,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督管理是大勢所趨。 (記者李婧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