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沿邊金融改革激活中國—東盟貿易“資金池”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布時間:2016-01-25 16:50:01
沿邊金融改革激活中國—東盟貿易“資金池” 中新社南寧1月25日電 (記者 黃艷梅 楊志雄)冬日清晨,地處中越邊境的廣西東興口岸已是一片忙碌,大小貨船穿行在北侖河上,各種語言匯集在人流、車流之中。 廣西東興市與越南芒街市隔北侖河相望,是中越邊境最繁忙的口岸之一。邊境小額貿易企業有300多家,從事互市貿易的邊民有1萬多人。僅在東興中越邊貿互市貿易區,每天的進出口貿易額就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下同)。 自2014年啟動沿邊金融綜合改革以來,中國首個東盟貨幣服務平臺、首個人民幣與越南盾特許兌換業務試點、中國首家跨境保險服務中心相繼落地東興。當地擺脫了人民幣和越南盾兌換匯率的“地攤銀行”定價,越來越多從事中越貿易的企業和邊民得到實惠。目前,東興邊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占比高達98%。 “中國與東盟開展經貿合作離不開貨幣結算,經濟貿易便利化首先需要貨幣結算便利化?!睆V西壯族自治區金融辦主任金堅強在廣西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稱,廣西積極推進沿邊金融改革,打造貨幣結算便利化通道。 廣西各金融機構加快組建面向東盟的貨幣清算、結算及相關業務中心。目前,以廣西為樞紐,輻射港澳、東盟和南亞國家的廣西—東盟跨境人民幣資金匯劃高速路基本建成,區內近3000家銀行網點與超過1000家境外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該平臺的跨境人民幣業務。 金堅強介紹,截至目前,廣西跨境人民幣結算總量累計超過5000億元,2015年實現了1688億元的結算規模。廣西跨境人民幣結算量位列中國邊境8省區第一。人民幣已成為廣西第一大結算幣種。 得益于跨境貸款政策,廣西防城港核電公司先后引入境外貸款20多億元,解決了當時項目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作為中國西部地區首座核電站,防城港核電站1號機組在今年初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2015年廣西實現跨境人民幣貸款57億元,成為繼上海自貿區、深圳前海等之后的中國第五個人民幣回流地?!苯饒詮娬f,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促進廣西對外投資貿易便利化程度的明顯提高,交易成本明顯降低。 在云南省,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和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也實現了新突破。云南在中國首創的經常項下人民幣對緬幣特許兌換金額達1.74億元,在西雙版納、紅河復制推廣人民幣對基普、泰銖、越南盾個人本外幣特許兌換業務,2015年累計兌換金額超過6800萬元。 金融是貿易活動的基礎支撐,也是貿易源頭的“活水”。自中國國務院于2013年11月批準實施滇桂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以來,這兩個沿邊省份與東盟國家的貿易規模持續擴大。東盟已連續15年成為廣西最大貿易伙伴。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的加快打造,日益完善的金融環境和雙邊高效的金融合作將助推中國—東盟邁向前景可期的“鉆石十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