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滑坡 仲景公司靠傾銷粉飾業績?
來源:中國經濟網
發布時間:2015-12-08 07:50:15
編者按:河南省仲景宛西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仲景大廚房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仲景公司”)于日前披露招股說明書,將募資約3.96億元擴能。據招股書顯示,仲景公司2012年、2013年、2014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7.28%、50.26%、45.74%。仲景公司對此表示,公司毛利率主要受產品售價和原材料采購價格影響。此外,據該公司招股書顯示,仲景公司市場占有率僅為3.15%,而同行業老干媽、海天味業市場占比達7.77%及9.49%。此外,據長江商報報道,仲景公司三年內向其關聯公司銷售香菇醬營收比例較大,或涉嫌向關聯方傾銷粉飾業績。 市場占比過低 向關聯方傾銷營收占比大 據長江商報報道,仲景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將貴陽老干媽以及海天味業列為競爭對手。據全國連鎖店超市信息網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老干媽市場份額占比7.77%,海天味業為9.49%,相比之下,仲景僅為3.15%,差距明顯。 有分析人士表示,老干媽等品牌雖然在全國范圍內有一定知名度,但也未形成絕對性的競爭優勢,目前整個國內醬產品市場強者不強。小眾醬產品要有清晰的產品定位,切勿想要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 此外,仲景公司還涉嫌向關聯方傾銷粉飾業績。據了解,仲景公司在三年內向其關聯公司銷售香菇醬營收比例較大,2012年、2013年、2014年,公司關聯銷售金額為671.99萬元、584.18萬元、669.67萬元。據招股書稱,關聯方主要用于公司宣傳、職工福利等。 市場競爭加劇 公司存多重風險 據仲景公司招股書顯示,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3月, 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7.28%、50.26%、 45.74%和46.09%。對此,仲景公司表示,公司毛利率主要受產品售價和原材料采購價格影響,如果未來受市場供需關系等因素影響導致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且公司主要產品售價不能隨之調整,或由于未來市場競爭加劇導致公司主要產品售價變化,將可能引起毛利率下滑。 此外,仲景公司招股書還顯示,食品在最終被大眾消費之前須經原料種植、加工、銷售等多重環節,只有對各環節進行全面、準確的有效把控才能確保產品質量。公司自成立以來堅持把產品質量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公司在原料入廠、生產加工、產品入庫等環節均嚴格執行國家、行業、企業質量控制標準,公司配備原子吸收光譜儀、超高效液-質聯用儀等現代化的檢測設備以最大限度地對產品質量進行監測和控制。在歷次的監管部門抽檢及公司送檢中,產品質量均符合要求。但鑒于食品安全標準中可能存在的真空,公司仍無法排除“未知”因素帶來的質量控制風險。 另外,我國對食品安全日趨重視,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以及權益保護意識也日益增強,食品安全問題的出現可能對企業甚至整個行業造成重大影響,例如曾經的“三聚氰胺事件”、“塑化劑事件”、“瘦肉精事件”等均對相關企業和行業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特別是“三聚氰胺事件”,導致當年國內多個乳制品企業的業績大幅下降,甚至部分企業因此而破產。因此,保障食品安全是食品生產企業的根本,食品安全問題的出現甚至可能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 在歷次食品安全事件中, 問題的癥結往往集中于鏈條中的某一環節涉及人為污染和非法添加物質。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將食品安全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如果行業內相關企業因食品安全問題而造成波及全行業的負面影響,則公司會受此類食品安全風險影響而造成可能的業績下滑。 公司的主要原材料為香菇、花椒等農產品,受市場供需關系、種植采收成本、國家政策等多種因素影響,價格波動較為頻繁。2012年、2013年、 2014年和2015年1-3月,香菇(柄)的采購價格為11.45元、19.05元、23.75元和18.68元,紅花椒的采購價格為46.28元、63.20元、84.16元和86.95元。原材料價格變動對營業成本有一定的影響,如果公司主要原材料供求情況發生較大變化或價格產生較大波動,而公司產品售價不能及時做出調整,將會影響公司當期的盈利能力。 仲景公司在招股書中還表示,目前部分新產品尚處于市場培育期,市場影響力有限。如果產品不能適應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產品的宣傳效果沒有達到預期,在一段時間內無法吸引、培育消費者并形成相對穩定的客戶群,導致公司對產品多樣化的研發、生產、市場推廣投入不能產生效益,將對公司上市當年利潤產生不利影響。 產品存滯銷現象? 長江商報報道,在武漢洪山區雄楚大道以及中北路附近的大型商超中,仲景香菇醬的數量顯然同其他品牌的醬類產品不能相比,在同一超市發現了三個不同生產日期的仲景香菇醬擺放到一起,且還被擺放到超市貨架的最上層,這讓人不免產生疑問,產品是否有滯銷現象? 招股書中顯示,瓶裝香菇醬對于仲景公司毛利率貢獻一直保持在46%以上,是公司毛利率最高的產品。其香菇醬最近三年來一直占據主營收入的半壁河山,今年一季度貢獻比例近6成。 不過,招股書顯示,其瓶裝香菇醬(凈含量210克)銷售價格2012年至今年一季度分別為5.6元、5.93元、5.81元及5.79元。然而,這個價格卻跟超市售賣的10元至14元不等的售價相差2倍多。那么香菇醬產品的銷售價格,到底是由誰來定? 長江商報記者聯系仲景公司,就上述疑問進行求證,該公司前臺辦公人員卻告知記者,“公司不需要媒體采訪”。公司董秘楊麗對記者說:“目前沒有接受采訪的意向和需要,涉及到公司的管理決策,一切以招股書為準”。 據了解,仲景公司銷售模式為經銷商銷售的模式。該公司依賴于500多家經銷商,逾3000家分銷商的銷售網絡,覆蓋終端銷售網點超過10萬個。招股書顯示,仲景公司基本不面對終端直接銷售,報告期內,公司對經銷商的銷售為買斷式銷售。業內人士分析,這實際上降低了廠家的營銷成本,另外,經銷商對產品價格擁有決定權,收益來自利差。 此外,在經營上,主要執行“先款后貨”制度,保證了貨款安全和資金回籠速度,也就是說,市場風險轉嫁到經銷商身上。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向健軍認為,醬類品牌之間的競爭相當激烈,且受地區消費偏好差異性的影響,醬產品市場帶有明顯的地區性,全國性醬品牌比較少。老干媽、李錦記、阿香婆等品牌雖然在全國范圍內有一定的市場知名度,但是也沒有形成絕對性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