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捐股權引出的慈善話題
來源:中國經濟網
發布時間:2015-12-07 11:04:53
■一 帆 扎克伯格喜得千金之際,宣布將會捐贈名下價值約450億美元99%的財產,引來國人各種評論。 質疑避稅者有,所幸已經是世界互聯時代,扎克伯格隨即博文回應,未獲得任何稅收利益;吐槽者有,“扎克伯格就算真的捐掉了99%的財富,他剩下的1%也足夠你吃一輩子,比中一個彩票頭獎獎金可高得多”——這應該就是那種“酸葡萄心理”吧;討伐國內富豪者亦有,100位登上福布斯中文版2014年中國慈善榜的企業家(企業)現金捐贈總額為44.6億元,比不上扎克這一下子——筆者以為,這樣比似乎也不算公允,不應該把捐款多少作為公益行為的唯一衡量標準。 恰巧,上周末剛剛發布的《企業公益藍皮書(2015)》里的一項報告,把視角落在了企業家的慈善行為上。針對我國財富排名前100位的企業家,通過對其捐贈額、慷慨度以及公益指數的研究分析,報告歸納總結出了中國企業家公益行為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整體看,超過七成企業家沒有捐贈。數據顯示,2014年度,有74位富豪企業家未有明確捐贈行為,26位企業家捐贈總額為165.59億元,平均每位企業家捐贈6.37億元。這樣看來,在社會財富相對集中的企業家群體中,公益觀念的普及工作還差得很遠。 具體而言,按照報告提供的數據,馬云捐贈金額高居榜首,達到1464800萬元,占總體捐贈額的88.46%。這功勞是不是應該很大程度上歸功于成就馬云的網購剁手族呢。數據還顯示,捐贈排名前十的企業家總捐贈額1615662萬元,占比97.57%,捐贈集中度極高。但另一個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家捐贈占財富總額比例不到1%,捐贈水平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 不過,也應該看到好的一面,在100名企業家中,已有10位成立個人的公益基金或者基金會,率先使企業家公益管理逐步走上專業化、專門化道路。雖然基金會成立比例較低,但是企業家利用資本與資源優勢,積極參與到重大公益組織或者大型公益活動發起和創辦之中,對我國公益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另外,由于國內企業性質因素,多數捐款是以企業名義。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1042億元捐贈中,企業捐贈占7成,是最大的捐贈來源。 同時,國家民政部也在努力完善相應的管理秩序。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慈善處副處長尹冬華介紹說,民政部方面正在配合全國人大制定慈善法,為企業參與慈善事業提供法制保障和支持。而且,目前企業參與慈善事業的金融工具和形式日益豐富,包括股權、技術、信托、有價證券等。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