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冬季桂北持續陰雨天氣,廣西桂林平樂縣柿餅加工農戶只能將部分刨好皮的柿餅晾在家中。 歐惠蘭 攝

當地柿餅加工基地廣西桂林平樂縣二塘鎮牛角村委西水車村,村民黃建發買來一臺農副產品烘干器,緩解了當前陰雨天氣無法曬制柿餅的困境。 歐惠蘭 攝 中新網桂林12月2日電 題:冬雨桂北月柿增產減收 成農民“甜蜜負擔” 作者 歐惠蘭 今年冬天,在政府剛剛建好的廣西平樂縣二塘鎮柿餅交易市場內,每天早上少量農戶拉個一筐兩筐柿餅在這里擺上2個小時,賣完就早早休市了。12月1日是二塘的圩日,記者在這里看到,臨近中午,交易市場內空無一人。 收購商莫秋軍介紹,往年這里的柿餅交易都是馬路市場,從凌晨3點忙到下午收工為止,每年到了11月、12月是柿餅交易旺季,客商收購絡繹不絕。 平樂是柿餅大縣,每年此時正是柿子成熟的季節,也是農戶們最繁忙的時候,他們起早貪黑摘鮮果晾曬,制作成柿餅銷售。但今年多年不遇的冬季暴雨,讓晾曬柿餅成了大問題,也影響了柿餅的加工。 二塘鎮牛角村委西水車村是當地柿餅加工基地,柿餅大戶黃建發10余天前花了1.8萬元買來一臺農副產品烘干器,這也是該村目前唯一一臺烘干器,一次只能放入2000斤柿餅,直接提高成本1元1斤。 黃建發說,現在這個烘干設備很緊缺,對曬制柿餅有一定幫助,希望政府部門能逐步引導農民使用先進烘干、抽濕等技術方法加工柿餅。 黃建發目前至少放了2萬斤壞果子到自家沼氣池里,他家往年曬8萬斤柿餅,今年最多能曬3萬斤柿餅。今年收入估計1、2萬,只夠家里半年開支。 平樂縣二塘鎮宏森水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榮明介紹,合作社5個村委種植了1萬5千多畝柿子樹,今年減產60%的鮮果,只能賣3、4角一斤,出口量只有1000噸左右。今年社員曬的果品質量不夠好,出口量不大,主要出口泰國、越南、新加坡等東盟國家。 二塘鎮甑山村農民黃忠明種了15畝月柿,由于今年秋冬季雨水多,月柿水分多,鮮果不好賣,很多結在樹上的果子慢慢熟透,在地里爛掉。今年他家柿林每畝產出4噸鮮果,損失將近60%。黃忠明說,最好的處理方法是有老板來收購并立即賣掉鮮果,減少損失。

當地柿餅加工基地廣西桂林平樂縣二塘鎮牛角村委西水車村,村民黃建發目前至少放了2萬斤壞壞掉的鮮果柿子到沼氣池里。 歐惠蘭 攝 在“中國月柿之鄉”桂林恭城縣月柿主產地蓮花鎮,恭城永發果業科技有限公司永豐脆柿廠門口擺著大量收購脆柿的招牌。 廠長蔣傳新介紹,今年鮮果脆柿收購一斤只有3、4角,優質鮮果7、8角。今年廠里收購了200多萬斤鮮果脆柿,目前銷售了500公斤散裝鮮果,批發至國內以及出口東盟等國家僅600噸左右。 還有20多天月柿的果季也將結束退市,針對今年出現天氣滯銷的原因,由當地政府牽頭,他們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的銷售模式,正在幫助農民多方聯系銷售處理月柿產品。 12月1日,恭城縣西嶺鄉白石村農戶康福英和家人拉了幾車鮮果來到脆柿廠,康福英說,她家種了20畝月柿,往年在村里不愁賣,今年沒有收購商,她趕緊把果子拿來廠里,能賣個5、6角一斤,希望可以平本,供孩子讀書費用。 據恭城縣水果流通辦負責人介紹,今年全縣月柿總產量有28萬多噸,比去年增加6萬噸左右。目前全縣仍然有約8萬噸成熟的月柿沒有采摘。 平樂縣水果站統計,到11月底,平樂縣已收獲的月柿約20萬噸,占總產量的70%。據統計,天氣影響造成平樂月柿產量損失達8萬噸,經濟損失近9000萬元,柿農增產不增收。 平樂縣農業局正在推廣利用烘烤設備進行處理,目前全縣已發放烘烤機購置補貼209臺,補貼金額達300萬元,直接挽回經濟損失200多萬元。官方希望讓全縣柿子果農走出困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