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六百制造企業匯聚天津研討轉型新路徑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布時間:2015-11-20 22:47:07
中新網天津11月20日電(記者 劉家宇)以“從制造到創造——構建制造業新生態”為主題的第十二屆中國制造業管理國際論壇20日在天津舉行,六百余家制造企業代表匯聚天津,研討轉型新路徑。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顧問朱森第表示,當今中國制造業面臨資源環境壓力加大、勞動力成本上升、出口增長乏力等諸多影響,加之,創新能力薄弱、工業基礎不夠扎實,轉型升級任務十分緊迫。 面臨雙向擠壓困境,中國制造企業紛紛尋求發展新路徑。出席論壇時,天津榮程鋼鐵集團副總經理史船認為,解決當前制造企業轉型升級中的人才困境的途徑是“機器換人”,但在中國中小制造企業很難做到,一方面成本過高,同時智能系統基礎薄弱,還存在解決就業的實際問題。“因此過渡性解決方案是加大信息化、自動化基礎投入,使得勞動力培養盡量簡單化、程序化、標準化。” 業界認為,“智能制造”是實現制造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事實上,對于很多中小民營企業來說,智能制造升級所需的高投入和上系統后的高風險使得他們望而卻步,不敢輕易涉水嘗試。某些企業即便投入血本進行嘗試也往往得不到預期效果,投入產出比失衡,嚴重阻礙了企業推行智能制造轉型進程。 論壇上,天津山口汽車緊固件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杜澤元用親身實踐力推“精益管理”。他說,2013年,粗放式管理為企業帶來大量滯留庫存。2014年,公司引入“精益全價值鏈管理”理念運營,人力成本下降50%,制造周期縮短60%。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中國制造業長期依賴的基礎性優勢消失,使“資金為王”、“剩者為王”正在成為中國制造業、尤其是產能過剩制造行業中最為殘酷的事實,中小制造業融資難是根本需要解決的問題,早做融資規劃,改變過去依賴傳統銀行流動資金貸款的“短貸長投”模式是必須要做的事。 據了解,當日論壇為期2日,由國際由制造業國際聯盟主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