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零供雙方滿意度由降回升 電商沖擊下變革求共贏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布時間:2015-11-20 19:07:07
中新網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 杜燕) 近三年來中國零售商和供應商雙方滿意度由降回升,對未來合作持樂觀的態度。其中,在華外資品牌與本土品牌激烈競爭,盡管部分外資品牌的市場份額占比較大,但目前已出現下滑趨勢。 這是20日公布的《中國零供商業關系研究2015年度報告》顯示的。該報告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Advantage公司合作對2000余份問卷數據進行分析及定性訪問,從市場環境與挑戰分析入手,把脈中國零供關系。 報告顯示,從過去三年的整體市場變化來看,零售商和供應商對對方整體滿意度趨于下降,但在2015年雙方整體滿意度回升。 其中,供應商在2015年與零售商的合作更加緊密,尤其是加強人員、渠道資源等方面的投入,滿足零售商的個性化需求,并希望能與零售商抱團取暖,實現共贏。 零售商發展逐漸從遍地開花的黃金期演變到現階段市場調整過度期,出現了區域零售商兼并、內資零售商收購外資零售商、零售商集團互相參股、實體零售商涉電等現象。報告稱,目前,零售商逐步進行內部變革和策略性調整以適應市場的發展趨勢。雙方對在未來的合作均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報告還指出,如今,外資品牌與本土品牌的激烈競爭,盡管部分外資品牌的市場份額占比較大,但目前已經出現下滑的趨勢。比如,由于零售商看不到利潤,以致某些零售商更愿與本土供應商合作的情況頻頻發生。因此,學習和借鑒對方的運作模式和競爭優勢并揚長避短,是兩者搶占市場份額的必修課。 從2010年以來,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呈現三位數的增長態勢,給實體零售商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報告指出,電商以其價格和便捷的優勢吸引著年輕的消費者,不斷挑戰零售商目前的運營模式,盡管供應商對實體零售商的整體投入不會有大幅縮減,但電商的沖擊也逼迫零售商做出變革和調整。 如何應對電商沖擊?報告指出,供應商應該關注自身產品的品類特性是否適合于線上銷售,將提供給線上和線下的產品加以區分,并根據不同業態制定差異化的營銷方案,避免渠道之間的不良價格競爭;零售商應根據自身業態以及消費者定位,調整產品結構,并增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帶來生意增長。 據悉,今年初,11家中外零售和供應企業高層達成共識,包括共同建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價值觀和評價標準、建立透明市場競爭機制以維護雙方合法權益、建立零售商和供應商從業人員道德規范和誠信監督體系,共同抵制腐敗的商業行為,凈化營商生態環境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