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鐵西老工業基地孕育“雙創金谷”
來源:新華網
發布時間:2015-11-20 18:22:07
新華網沈陽11月20日電(記者石慶偉)當年煙囪林立、污染嚴重、大批職工下崗待業的沈陽市鐵西區,在東北振興政策助推下,已成為中國調整改造老工業基地、探索新型工業化之路的示范區。記者近日在這里采訪了解到,隨著區行政中心的二次搬遷,生產性服務業的逆勢崛起,鐵西老工業基地正在加速新一輪升級裂變,一個充滿發展新動能的“雙創金谷”正在孕育形成。 叮叮當當的施工聲,讓東藥集團老舊的大院增添生機。企業剛剛搬出,留下這片總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的11棟廠房和辦公樓,經過簡單改造后,明年將成為鐵西區新的行政中心。“這已是區行政中心第二次遷移了,”鐵西區委書記李松林告訴記者。 100多萬人口、每年3000多億元的工業總產值,見證了鐵西工業化發展的速度;行政中心的兩次搬家,也折射出這個老工業區空間和產業格局的調整變遷。 十年前,鐵西區經歷一次大規模的東搬西建改造,大量工業企業遷至西部的開發區內。企業重組轉型,技術升級換代,形成裝備制造、汽車及零部件、醫藥化工、現代建筑等幾大支柱產業,44種工業產品市場占有率居國內同行業首位,70余種產品進入世界先進行列,讓老鐵西浴火重生。 十年后,隨著新一輪振興政策的推進,一個匯集著創新創業活力、匯聚生產性服務業的金谷產業區,在新的區行政中心附近迅速崛起,標志鐵西老工業基地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鐵西金谷要推動生產性服務業與裝備制造業融合互動發展,打造創客天堂和人才高地,”李松林說,金谷對于老工業基地的再次轉型意義重大。 一臺原本售價8萬元的數控機床,經過工業設計,涂抹藝術色彩,竟被美國客商以5.8萬美元價格搶購。“這就是創新和創意的力量,”沈陽機床集團董事長關錫友告訴記者,應對當前機床業激烈的國際競爭,既要有商業模式、產品功能的創新,也要從外到內改善產品形態,為日益挑剔的客戶提供技術和藝術的完美服務。 在鐵西區,創新創業熱潮涌動,草根與精英并肩比拼,小微企業與大型裝備制造企業聯手協力。新近入駐金谷的沈陽梵天工業設計公司就是專門提供工業設計這一新興產業的創業者。公司董事長李春偉從早年為沈陽機床拍攝產品宣傳片中發現了這一商機,組建團隊開展工業設計的創業,為沈陽機床等大企業提供的工業設計,接連拿到國際大獎,去年還獲得被譽為全球工業設計奧斯卡獎的德國紅點獎大獎。 隨著鐵西區產業結構的重塑,“一園一城一谷(中德裝備園、中法生態城、雙創金谷)”,已成為支撐老工業區新一輪振興的三大載體,特別是以金谷國家級生產性服務業示范區為代表的服務業發展提速。圍繞裝備制造業的轉型需求,科技、金融、物流、信息、商貿等服務業集聚發展,企業總數增至8000余家,較2010年增長18%。 在服務業領域,創新創業者們大展拳腳,在抵御經濟下行、再塑發展新動能中表現突出。今年上半年,包括生產性服務業在內,鐵西區服務業增加值增幅高于地區生產總值2.6個百分點,高于工業增速19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