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建社會信用體系平臺 企業失信將處處受制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布時間:2015-11-16 16:05:00
中新網北京11月16日電 (記者 于立霄)京津冀將在信用制度、信用信息共享、獎懲聯動機制、信用服務市場等多個方面開展合作。這意味著某家企業若在北京不誠實守信,那么它在天津和河北發展也會受到限制。 16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經信委、發改委共同發布了京津冀社會信用體系合作宣言,并簽署了相關框架協議。 宣言指出,京津冀構建信用獎懲聯動機制,對惡意拖欠和逃廢銀行債務、逃騙偷稅、商業欺詐、制假售假、盜版侵權、非法集資等嚴重失信行為,加大懲戒力度,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受制”的區域聯動機制。 同時,京津冀在信用地方立法、信用標準與技術規范,信用服務市場等方面,開展合作,形成相對一致的信用政策法規制度和標準體系。京津冀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探索跨省市的“互聯網+信用”的服務和監管模式,實現信用產品跨地區互認使用。 北京市副市長隋振江指出,北京要推動京津冀社會信用體系合作共建,打破制約創新的行業壟斷和市場分割,支持金融投資、信用擔保、技術交易等業務跨區域經營,建立區域統一的信用體系。 作為信用首善之區的中關村,“以信用促融資,以融資促發展”的信用體系建設,初步建立以企業信用為基礎的科技金融創新體系。 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表示,中關村要加強信用產品和服務市場的培育和發展,發揮信用中介機構的發現和增進機制,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基于信用產品和服務創新,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在京津冀信用體系建設方面,郭洪強調,要謀劃推動中關村與天津、河北有關地區的創新合作,以本次京津冀信用體系合作共建為契機,優化區域信用環境,共同推動信用數據的開放共享,加快構建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 根據規劃,到2020年中關村將建立科學有效的信用監管模式,形成一批具有影響力的信用服務品牌,成為引領京津冀協同發展、互聯網+、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實施的,與“中國硅谷”相稱的雙子座“中國信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