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知名品牌爭搶中國“雙11”商機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布時間:2015-11-10 17:38:15
中新社北京11月10日電 (記者 李曉喻)中國購物盛宴“雙11”啟幕在即,互聯網上商家的爭奪戰高潮迭起。與往年不同,2015年“雙11”商戰國際化色彩更加濃厚,已演變成一場“全球爭霸賽”。 繼去年“天貓”首次面向全球嘗到甜頭后,中國最大電商平臺阿里巴巴今年“雙11”將全球化明確升級為主題。不少國際知名品牌爭相進駐主打環球購物的“天貓國際”,欲借此在規模盛大的購物狂歡中掘金。 據日本媒體報道,松本清、優衣庫等100多個日本知名品牌將“抱團”參加此次“雙11”商戰。除將銷售消費者經常同時購買的商品綁定以優惠價銷售外,各品牌之間還將相互舉辦促銷活動,共同刺激消費需求。 天貓國際日前發布的10月13日至31日期間的預售數據顯示,“正戲”還未開場,眾多海外大牌的業績已超過去年“雙11”整體成交額。截至10月31日,德國麥德龍、美國Costco、日本花王、澳大利亞Swisse等海外頂級品牌、商家已輕松躋身千萬元成交俱樂部。同時,成交額過五百萬元(人民幣,下同)的海外商家近50個,過百萬元的近150個。 除借助中國電商平臺搶奪市場份額外,一些外國企業還打起了“外圍戰”,從網絡購物相關行業中挖掘商機。針對物流速度慢這一“雙11”期間屢遭民眾詬病的“痛點”,韓亞航空公司日前與阿里巴巴的韓國合作公司ICB達成合作,決定在貨運高峰期安排兩架貨運包機,以擴大韓國對華出口。 “雙11”前夕商戰白熱化的背后,是中國消費者日益強大的消費能力。 當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似乎并未影響普通民眾的消費熱情,這從今年“十一”長假中國游客赴日“爆買”中已可見一斑。持續跑贏GDP增速的收入,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都成了民眾“買買買”的理由。隨著中國經濟逐漸從投資驅動轉向消費和投資共同拉動,今后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互聯網+”尤其是消費的一大亮點。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數據,截至2015年6月,中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已達3.74億。官方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全社會電商交易額已突破16萬億元,同比增長近60%。 按照中國商務部的計劃,2016年底要使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2萬億元,網上零售額達5.5萬億元。如此龐大的“蛋糕”無疑將引得眾多國際品牌“競折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