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石塘人家”的旅游變遷
來源:新華網
發布時間:2015-11-09 17:28:58
新華網南京11月9日電(記者孫彬)南京市江寧區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鄉村旅游為抓手,積極建設美麗鄉村。目前,以“石塘人家”為代表的14個被譽為“金花村”的美麗村莊脫穎而出,交通方便了、村莊變美了、村民變富了,書寫著江寧鄉村的旅游傳奇。 走進石塘人家,記者發現村里粉墻黛瓦、小橋流水,一派水墨畫的江南水鄉,令人心曠神怡。用老手藝編制的精美竹器、懷舊音樂彌漫的鄉村酒吧、一天接待幾百人的鄉村旅行社、當地特色農產品超市……在石塘人家小街上,一排排特色小店讓游客流連忘返。這些小店的“掌門人”都是年輕的大學生村官,平均年齡才27歲。 鄭濤2010年畢業后被江寧區橫溪街道石塘村聘為村主任助理,如今當選為書記。當時,石塘村有167戶,戶籍人口496人。由于村民外出打工,孩子外出上學,實際村里只住著67位老人,成為“空心村”。這個地方偏僻、交通閉塞、經濟落后的小村莊卻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在鄭濤眼里,石塘村是一個開辦農家樂、發展鄉村游的好地方。 2011年9月,石塘村被列為江寧區五個“都市生態休閑農業示范村”之一,修路架橋、維修老屋,實施特色村改造,改名為“石塘人家”。 鄭濤告訴記者,石塘的旅游資源長期得不到利用,對于發展農家樂和鄉村旅游,村民們顧慮重重:“誰會來?”沒有人愿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創業者。 于是,鄭濤選了兩戶地理位置較好的貧困家庭,鼓勵他們試試,還為每戶提供3萬元無息貸款。 2012年5月,石塘村第一家農家樂“宜成土菜館”開張一個月就賺了1萬多元。村民看到了希望。隨后,外出打工的村民紛紛回來,石塘的農家樂如雨后春筍。鄭濤說,目前,村里建立了拓展訓練基地、茶葉合作社、89個農家樂和鄉村客棧,不少人家年純收入幾十萬元以上。 在“竹門巧匠”竹器店里,各種各樣的竹器讓人目不暇接,愛不釋手。竹器店老板是大學生村官束珊珊。她告訴記者:“石塘竹海最有名的就是竹子,有3萬多畝。村里許多老人家,編竹器的手藝一流,以前都是靠這些維生。”束姍姍說,村里五六個老人成了特聘的編制工,每逢周末,他們就坐在店里現編竹器,游客看著新鮮,不僅忙著合影拍照,臨走時還要買個帶回家作紀念。 通過網絡幫村民賣西瓜,用手機“電子導游”指引游客下鄉找路……把時尚的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和土氣的農家樂經營“聯姻”,這都是南京飛躍彩虹旅行社的生意。 2012年10月,在橫溪工作的大學生李飛來到石塘人家,建立了鄉村地接旅行社“飛躍彩虹旅游社”,江寧鄉村旅游的發展開始紅火。如今,每個周末和節假日,石塘人家都人頭攢動,每天人流量近萬人,旅游、吃住、購物應接不暇。 為了擴大業務,李飛整合了當地的農家樂、度假村、景區等鄉村旅游資源,牽頭成立了“橫溪鄉村旅游聯盟”,與多家旅游企業、農家樂和農家客棧簽訂了合作協議,設計了多條特色旅游線路,讓家庭型游客來“度假游”,中學生來“拓展游”,老人來“養生游”,新人來拍“寫真游”。目前,“飛躍彩虹旅游社”已經接待游客9萬人次,帶動當地經濟增收。 江寧橫溪街道黨工委書記俞旭東說,“石塘人家”是橫溪美麗鄉村的縮影,環境優美,管理科學,年游客量達幾十萬人,村民人均收入超過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