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廣州一泳場1.5億改造仍不達標 體育局:繼續改造
來源:大洋網 發布時間:2015-11-04 09:04:39

西郊泳場停業改造,昔日的救生圈,散落在泳池中 羊城晚報記者 鄭迅 攝

西郊泳場停業改造,昔日的救生圈,散落在泳池中 羊城晚報記者 鄭迅 攝

  對于市人大代表的建議,有關方面召開協調會提出整改方案

  備受關注的西郊泳場改造項目,一二期共投入接近1.5億元,卻遭到廣州市人大代表質疑:“標準泳池”達不到標準,周邊疏散、通道空間不足,同時還存在安全風險。為此,廣州市體育局組織荔灣區體育局、建設局、設計方、代表及專家召開協調會,針對目前方案存在的缺陷,將在現狀基礎上盡量進行整改完善。

  對此,廣州市人大代表李志明認為,廣州市體育局的答復沒有具體方案。他要求,市體育局公開具體整改方案供專家討論再建。

  質疑

  人大代表:泳池不符合比賽標準

  荔灣區是我國知名的游泳之鄉,培養出了許多游泳健將,然而,為數不多的、能夠滿足運動員訓練、比賽的西郊泳場,卻在2012年起的改造中,遭到多位人大代表和專家的質疑。

  “從2012年開始出改造方案,四年了,我提了6次建議,1次代表公開詢問,1次寫信向領導反映,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廣州市人大代表李志明告訴羊城晚報記者。

  方案幾經修改,仍為代表質疑:5.4萬平方米的西郊泳場,一期兩個游泳池的建設費是6000多萬元,二期單室內游泳館的建設費達9000萬元。花了1.5個億,改造后卻沒有一個達到國家公共體育場館建設標準:國家標準規范的泳池是25米×50米,西郊泳場實際建成的泳池是26米×50米。

  “以前的泳池是標準泳池,運動員訓練的成績是認可的,但是改造后的泳池,達不到標準。新建的恒溫泳池因為融合了跳水功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市人大代表李志明說。

  專家表示,與水打交道了幾十年,從來沒見過26米×50米規格的泳池。華南師范大學游泳場館建設專家曲明表示:“即便是建設大眾化的場館,也不能這么不專業。在這樣的泳池比賽,成績是無效的,相當于把泳場的比賽功能給取消了。”

  一名荔灣區小學任教的體育老師告訴記者:“以前可以在西郊泳場訓練小朋友,現在荔灣區內只有一中一個地方可以訓練和比賽。”

  在新建的室內恒溫館記者看到,館場已經初露雛形,兩層樓高的恒溫館中,跳水臺已經搭建完成,泳池也挖好了。但是這個泳池和普通泳池不太一樣,泳池靠近跳臺一側有4米深,比另一側的泳池深了近1倍,而且中間沒有斜坡進行過度。

  華南師范大學游泳場館建設專家曲明表示,這樣的設計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即便是設計浮橋攔截,也存在風險,一旦有人掉下去,就有可能產生意外。”

  廣州市游泳隊總教練吳軍強與水打了47年的交道,他對恒溫館的安全性也有疑問。“作為區級游泳隊,訓練目標為6-10歲的孩子,到了市隊,是10-15歲的孩子,省隊的,是15-20歲的孩子。而6-10歲的孩子,身高普遍在1.3米到1.4米,現在建的是2米多深,太危險了,應該要墊高,以1.2米為宜。”

  “游泳池和跳水池最好切斷,否則只要有一個孩子掉進去了,就為時已晚。”吳軍強以哈爾濱為例,當地雙池合一的泳池上訓練課時就發生過兩名小學生掉落跳水池溺亡的事故,后來場館也拆除了。

  回應

  市體育局:根據建議將繼續改造

  11月3日,廣州市人大代表李志明告訴羊城晚報記者,10月30日他收到了廣州市體育局的網上答復函。在這份《廣州市體育局關于市人大第十四屆五次會議閉會期間第201530005號代表建議的答復》中,廣州市體育局表示,針對李志明、陳安薇等代表、專家提出的專業建議,將繼續對泳池改造。

  答復稱,對已建成的不符合行業規范標準的,或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的進行整改。將實際建成的26米×50米的室外泳池,改建為標準規范的25米×50米游泳池。并按國家游泳場館建設的標準執行整改:兩邊池壁為池水回流式、兩頭出發臺標準化、池底標志線、周邊預留空間等按照標準泳池相應的配套空間等進行整改。

  答復同時稱,根據場館兼顧對外開放(非游泳專業人員居多)和青少年業余訓練(以6-10歲年齡段少年兒童為主)的實際,將池深過深的泳池進行墊高,深度由原來的2.3米改為1.2-1.5米,為市民提供安全的健身訓練場所。對兼顧游泳、跳水功能的恒溫游泳館內泳池的兩個區域進行有效隔離,防止游客從較淺的游泳區域進入較深的跳水區域,杜絕安全隱患。

  此外,針對場館周邊退讓距離不能滿足賽事的建議,廣州市體育局表示,對具備舉辦賽事活動功能的場館,制定個性化改造方案,將根據場地現有條件進行改建,不能脫離場地實際情況盲目追求賽事級別。對于不具備舉辦賽事活動功能的場館,建議強化其全民健身和業余訓練功能。

  廣州市體育局副巡視員吳先浪此前調研表示,根據實際調研情況,西郊泳場的設計建設確實存在缺陷,但目前已經完成的建設要全部拆除重建不現實。

  鏈接

  廣州人均活動場地少 市民難尋健身處

  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廣州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為2.38平方米,遠遠落后發達國家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動輒10平方米以上的規模。

  根據公開數據,廣州市97.3%體育場所位于學校、小區內,這些設施不對外公開,僅僅針對特定全體,同時收費高昂。公共體育設施僅剩廣州體育局管理的2.7%體育設施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市民難尋健身地方的困境。

  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從2000年起,把全市中小學校內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列為重點督辦事項,然而,15年過去,因為各種原因,廣州市學校體育場何時有序合理逐步開放依然沒有時間表。

  更多精彩資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