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常州11月3日電 (記者 龐無忌)北京碳世紀科技有限公司3日在江蘇省常州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其在當地建成全球首條石墨烯(單層碳原子)噸級示范生產線。
自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二人因發現石墨烯而共同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后,石墨烯的研究應用廣受市場關注。如烯碳新材、華麗家族等多支A股市場熱門的股票背后都有著石墨烯概念的身影。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也在此前指出,這個時代將來最大的顛覆,是石墨烯時代顛覆硅時代。據了解,目前華為已宣布與曼徹斯特大學合作研究石墨烯的應用。
“全國有許多企業宣稱其石墨烯生產線已經達到百噸級,甚至千噸級”,但碳世紀全資子公司常州碳世紀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經理姜鵬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很多企業生產的事實上是多層石墨產品,并不能被視為真正意義上的石墨烯。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業內尚無對石墨烯權威的、統一的技術標準,所制備材料也是良莠不齊。根據目前的一種通用定義,石墨烯(Graphene)是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來、由碳原子組成的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姜鵬也認為,石墨烯的物理、化學性質,主要是體現在二維結構上,只有當其是單層碳原子時,才能真正體現石墨烯的各種特性。
據介紹,碳世紀技術團隊自2007年開始致力于石墨烯制備及應用技術的研發,2013年月產量達到5公斤石墨烯,2014年在常州建立子公司,開始建設石墨烯噸級示范生產線,至2015年10月底正式建設完工,至此,該公司擁有了年產噸級石墨烯(單層碳原子)的能力。
雖然備受關注,但石墨烯行業始終沒有真正落地的下游應用產品,無法工業化制備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業內人士認為,一條石墨烯(單層碳原子)噸級示范生產線的建成,標志著石墨烯終于走出了實驗室,開始邁開工業化步伐。
目前,美國、西班牙、韓國等國正紛紛建立石墨烯相關技術研發中心。中國也可能將石墨烯納入“十三五”新材料規劃之中。根據業內一份報告,中國石墨烯企業超過100家,并正在常州、無錫、青島、深圳等地形成產業集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