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的報告對“食肉族”來說是個晴天霹靂。對此,中國肉類協會專家、營養學專家、網友卻不認同。中國肉類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偉在回應“肉制品致癌”之說時予以否認,直斥“結論不科學”。 文/廣州日報記者謝綺珊
中國肉類協會:肉類對治癌有積極作用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加工肉制品列為“一類致癌物”,因有“充分證據”表明其可能導致結腸癌;紅肉類也有致癌可能。對此,中國肉類協會在第一時間發布聲明指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有任何一種食品(包括紅肉和肉類加工制品)被證實引發或治療任何癌癥。該項研究只是進行危害分析,并不是風險評估。
聲明強調,不恰當的飲食方式是引發癌癥的原因之一;我國的癌癥病人中,有35%~50%是由于飲食不科學等原因誘發的。專家指出,合理膳食可使人類癌癥減少1/3。同時,專家也強調了肉類食品在治療癌癥中的積極作用,各種癌癥患者的食療菜譜中也明確列有畜肉類的食材。
中國肉類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偉說,這個報告不客觀、不慎重、不科學。陳偉質疑:“我國四川和湖南兩省是吃腌臘制品人群較集中的地區,而這兩個省份并非我國結直腸癌高發區。”
食品安全專家:中國人吃肉吃得太多了
昨天,食品安全專家孫樹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把火腿、培根等加工肉類列入風險等級最高的致癌物,并把新鮮牛羊肉等紅肉定為“第二等級”潛在致癌物,是前所未有的,在我國業內也從來沒有將之提到如此高的風險等級。她說,“一類致癌物”并不意味著吃了就直接致癌,但作為營養學家來說,更愿意提倡國人少吃肉、多吃菜,在日常飲食中合理搭配膳食。
“中國人吃肉吃得太多了,吃豬肉的量更大,吃肉過多影響人體的脂肪代謝,對身體造成負擔,所以我們主張均衡膳食,堅持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模式。”孫樹俠表示。
孫樹俠指出,國人對脂肪的攝入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植物油,另一個是吃肉,豬肉的脂肪含量高達44%。總的來說,我們的脂肪攝入量是超標的。
對于吃紅肉和肉制品與患癌的關聯,孫樹俠認為,醫學已經證明,脂肪過多攝入與直腸癌等存在直接關系,而加工肉制品在制作過程中常常添加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這兩種化合物可在腌制過程中形成N-亞硝基化合物,這是已知的人類致癌物。食物煎炸熏烤超過200℃高溫之后,蛋白質、脂肪會轉變成苯并芘,而苯并芘是一級致癌物。
衛計委:國人脂肪攝入量超30%
近日,國家衛計委公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十年來我國癌癥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其中,高脂等不健康飲食是慢性病發生、發展的主要行為危險因素。過去10年間,我國城鄉居民膳食結構有所變化,超重肥胖問題凸顯。脂肪攝入量過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過30%,蔬菜、水果攝入量略有下降。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國強表示,從調查結果來看,我們國家城市和農村居民膳食中,來自脂肪的供能比例持續地增高,全國平均比例已經超過推薦量30%。其中脂肪含量較高的豬肉攝入量明顯增加。
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個百分點。
全國18歲及以上成人超重率為30.1%
肥胖率為11.9%
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為9.6%
肥胖率為6.4%
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個百分點
網友:吃肉是吃貨的樂趣
@羲和啊羲和:沒有肉食,就沒有現代人類。
@Rambo201267889:老家吃臘肉的百歲老人多的是。
@海市蜃樓HSSL:紅肉盡量少吃,肉制品堅決不吃。
@喵小廚學燒菜:該吃啥吃啥,不過量就好,不然對于吃貨來說生活還有啥樂趣。
@并非提督簡稱非提:我認同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我吃肉的權利。
@希望如愿以償:我還是照吃不誤。但是,我最怕的是,肉,本身存在問題。
@李冰帝:不說還想不起來吃,趕緊吃點壓壓驚!